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示

部外 19

总笔画 24

禫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5738

左右结构

11234212534444412511251522

五笔

仓颉

郑码

pyhh

ifywl

bkzi

部首 示 部外 19总笔画 24

扩展B 25738笔顺 11234212534444412511251522

𥜸 基本解释

● 𥜸


  1. 同“禫”。
【漢典】
【午集下】【示】 禫·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2

↳禫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𥜸”字头,请参考“禫”字。)
【午集下】【示】 禫·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感切,覃上聲。除服祭名。【禮·閒傳】父母之喪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疏】中,閒也,大祥後更閒一月爲禫,二十七月也。【釋名】禫孝子之意,澹然哀思益衰也。○按詳禫之說,鄭康成主異月,王肅主同月,今通考《禮》文《檀弓》云:孔子旣祥,五日彈琴而不成聲,十日而成笙歌,又魯人朝祥暮歌,孔子謂踰月則善,又祥而縞是月禫,徙月樂。《喪服四制》云祥之日鼓素琴。《三年問》云: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則王肅之言爲可據。《士虞禮》《閒傳》皆言中月而禫,謂禫在祥月中也。卽令喪事先遠日,祥或在下旬,然祥後卽禫,亦不害爲中月。鄭氏特據《喪服小記》中一以上,《學記》中年考校兩文,釋中爲閒,遂定爲二十七月,實與經不合。然先儒司馬光朱元晦皆知王說爲是,而不敢昌言正之者,親喪寧厚,且相延已久,不容猝變也。

又同澹。【荀子·非十二子篇】种禫其辭。

【漢典】
【卷一】【示】

↳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𥜸”字头,请参考“禫”字:)
【卷一】【示】
《說文解字》

除服祭也。从示覃聲。徒感切文六十(六十三) 重十三

《說文解字注》

(禫)除服祭也。士虞禮記曰。中月而禫。注。中猶閒也。禫、祭名也。與大祥閒一月。自喪至此凡二十七月。禫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从示。覃聲。徒感切。古音在七部。玉裁按。說文一書。三言讀若三年導服之導。考士虞禮注曰。古文禫或爲導。喪大記注曰。禫或皆作道。許君葢從古文。不錄今文禫字。且祘字重示。當居部末。如𩔊聑聶驫猋皆居部末是也。祘字下出禫字。疑是後人增益。鄭君从禫。許君从導。各有所受之也。

【漢典】

𥜸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禫」說文‧示部 「𥜸」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禫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視
    2. 礼
    3. 禀
    4. 福
    5. 禜
    6. 祉
    7. 禮
    8. 祈
    9. 禍
    10. 祘
    11. 禁
    12. 裸
同笔画
    1. 齶
    2. 靈
    3. 鑩
    4. 礹
    5. 鹽
    6. 觀
    7. 蠺
    8. 癱
    9. 䬟
    10. 䌰
    11. 䵆
    12. 鸃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