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巛

部外 15

总笔画 18

子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2007

上下结构

555325341211153435

五笔

仓颉

郑码

vtlm

vvhwn

zdoq

部首 巛 部外 15总笔画 18

扩展B 22007笔顺 555325341211153435

𢀇 基本解释

● 𢀇


  1. 同“子”。
【漢典】
【寅集上】【子】 子·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0

↳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𢀇”字头,请参考“子”字。)
【寅集上】【子】 子·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0

〔古文〕㜽𢀈𢀉𡐫𣕓【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𠀤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又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又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又【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又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又【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又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又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又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又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又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又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漢典】
【】【】

𢀇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籒文子。囟有髮。巛也。臂?也。脛人也。在几上也。木部曰。牀者、安身之几坐也。
【漢典】

𢀇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子」前1.5.4合35546 「子」利簋西周早期集成4131 「子」包2.66 「子」說文古文 「子」睡虎地簡13.59 「𢀇」
「子」戩2.7合19820 「子」小臣傳簋西周早期集成4206 「子」說文籀文 「子」春秋事語16
「子」甲2908合19946 「子」作冊折觥西周早期集成9303 「子」說文‧子部 「子」西陲簡57.18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子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巠
    2. 巣
    3. 巤
    4. 巢
    5. 巡
    6. 巛
同笔画
    1. 镮
    2. 嚙
    3. 観
    4. 蹡
    5. 罇
    6. 鞦
    7. 觴
    8. 蠆
    9. 霢
    10. 醪
    11. 鎣
    12. 雠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