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亠

部外 8

总笔画 10

緦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015B

上下结构

4134525542

五笔

仓颉

郑码

ybxh

yukl

sozi

部首 亠 部外 8总笔画 10

扩展B 2015B笔顺 4134525542

𠅛 基本解释

● 𠅛


  1. 同“缌”。
【漢典】
【未集中】【糸】 緦·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緦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𠅛”字头,请参考“緦”字。)
【未集中】【糸】 緦·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古文〕𦃞𢆿【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𠀤音思。【正韻】相咨切,音私。【說文】十五升布也。一曰兩麻一絲布。【釋名】緦,絲也。績麻緦如絲也。【玉篇】三月服也。【儀禮·喪服】傳曰:緦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曰緦。【註】謂之緦者,治其縷細如絲也。【禮·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

【漢典】
【】【】

𠅛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緦。从恖省。思各本作糸。誤。今正。
【漢典】

𠅛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𢆿」說文古文 「𠅛」
「緦」說文‧糸部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緦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亪
    2. 亸
    3. 率
    4. 亥
    5. 亷
    6. 离
    7. 亯
    8. 产
    9. 亶
    10. 交
    11. 亱
    12. 充
同笔画
    1. 㛤
    2. 耺
    3. 鸪
    4. 㳲
    5. 紝
    6. 峪
    7. 垾
    8. 胶
    9. 唍
    10. 祤
    11. 泰
    12. 焒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