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cù

ㄘㄨˋ

部首 足

部外 11

总笔画 18

䠓 䠞 踿 顣 𠏔 𠑯 𨇳 𨈄 蹴 𣢰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E59

上下结构

132112345342512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dhih

ifryo

hmkj

53801

拼音 cù

注音 ㄘㄨˋ

部首 足 部外 11总笔画 18

基本区 8E59笔顺 132112345342512134

通 标

蹙 基本解释

● 蹙

cù ㄘㄨˋ


  1. 紧迫:穷~。
  2. 皱,收缩:~眉。~额。~皱。~缩。~金(用拈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的纹路绉缩起来。亦称“拈金”)。
  3. 局促不安:~~。

英语 urgent, suddenly; grieve, lament

法语 hâte,fouler,affligé

【漢典】

蹙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蹙 cù

形

(1)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2) 同本义 [urgent]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3) 又如:蹙变(急速变化)

(4) 困窘 [embarrassed]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蹙迫(困窘,窘迫);蹙境(边境防务窘迫)

(6) 愁苦的样子 [worried;be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如:蹙怖(忧愁恐惧的样子);蹙然(忧愁不悦的样子)

(7) 局促不安的样子 [respectful and careful]

蹙然衣粗食恶。——《荀子》

(8) 又如:蹙促(局促不安的样子)

(9) 狭窄,狭小 [narrow]。如:蹙弱(迫窄弱小);蹙澳(水流狭窄弯曲)

词性变化


◎ 蹙 cù

动

(1) 聚拢;皱缩 [knit one's brows;frown]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孟子》

(2) 又如:蹙恨(皱起眉头表示怨恨);蹙沓(形容多而密集的样子)

(3) 逼迫;追逼 [force;compel]

蹙也百里。——《诗·大雅·召旻》

(4) 又如:蹙迫(逼迫);蹙促(逼迫);蹙击(迫击;追击)

(5) 接近;迫近 [be close to;approach]

今也日蹙国百里。——《诗·大雅·召旻》

(6) 又如:蹙迫(逼近)

(7) 缩小;减削 [contract;lose]

(8) 又如:蹙頞(缩鼻哭泣);蹙土(蹙地。损失国土);蹙动(皱缩)

(9) 通“蹴”。踢;踏 [kick;step on]

以足蹙路马刍,有诛。——《礼记·曲礼上》

一蹙自造青云,何至于驽马争路。——《南史·刘穆之传》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苏轼《申王画马图》

(10) 又如:蹙鞠(踢球);蹙踏(踢;踩踏)

常用词组


蹙额蹙缩
【漢典】

蹙 國語辭典

蹙ㄘㄨˋcù
動
  1. 逼迫、逼近。《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末,蹙於腦而休於氣。」《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

  2. 縮減。《詩經·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國蹙賦更重,人稀役彌繁。」

  3. 聚攏。《孟子·梁惠王下》:「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

  4. 踩踏。宋·蘇軾〈申王畫馬圖〉詩:「揚鞭一蹙破霜蹄,萬騎如風不能及。」通「蹴」。

  5. 踢。《禮記·曲禮上》:「以足蹙路騶,有誅。」通「蹴」。

形
  1. 恭敬的樣子。《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容彌蹙。」

【漢典】
【酉集中】【足】 蹙·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蹙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蹙·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六切,音噈。【說文】迫也。【詩·大雅】今也日蹙國百里。【禮·禮器】不然則已蹙。【疏】則太急蹙。

又【集韻】七六切。與蹴同。【禮·曲禮】蹙路馬芻有誅。【釋文】蹙,本又作蹴。

又【廣韻】蹙,近也。

又通作顣。【孟子】已頻顣曰。【朱傳】顣與蹙同。

又【集韻】倉歷切,音戚。【類篇】蹙蹙,𦄲小貌。【詩·小雅】蹙蹙靡所騁。【箋】蹙蹙,小之貌。【爾雅·釋訓】蹙蹙,鞠也。

【漢典】
【卷二】【足】

↳蹴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蹙”字头,请参考“蹴”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躡也。从足就聲。七宿切

《說文解字注》

(蹴)躡也。玄應云。說文。蹴、蹋也。以足逆蹋之曰蹴。从足。就聲。七宿切。三部。

【漢典】

蹙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ʰu˥˧ 唐代读音 tziuk日语读音 SEMARU韩语罗马 CHWUK现代韩语 축

客家话 [海陆腔] cuk7 [客英字典] cuk7 [台湾四县腔] cuk7 [梅县腔] cuk7 [客语拼音字汇] cug5粤语 cuk1

近代音 精母 魚模韻 入聲作上聲 蹙小空;中古音 精母 屋韻 入聲 蹙小韻 子六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沃部 ;王力系统:清母 覺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蹙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蹙」 說文‧足部「蹙」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䠓
䠞
踿
顣
𠏔
𠑯
𨇳
𨈄
蹴
𣢰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脨(cu4)
    2. 蔟(cu4)
    3. 蹵(cu4)
    4. 縬(cu4)
    5. 䛤(cu4)
    6. 誎(cu4)
    7. 噈(cu4)
    8. 䟟(cu4)
    9. 顣(cu4)
    10. 鼀(cu4)
    11. 䥘(cu4)
    12. 䠞(cu4)
同部首
    1. 躞
    2. 躁
    3. 趹
    4. 踡
    5. 跗
    6. 蹵
    7. 趻
    8. 躪
    9. 䟝
    10. 躚
    11. 䟚
    12. 距
同笔画
    1. 䠞
    2. 䨦
    3. 䌖
    4. 㯻
    5. 簛
    6. 鎏
    7. 懮
    8. 㬪
    9. 㩠
    10. 𠐴
    11. 㝰
    12. 䠥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