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bàng

ㄅㄤˋ

部首 言

部外 10

总笔画 17

简体 谤

谤 𧩂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B17

左右结构

41112514143454153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yupy|yyuy

yrybs

ssws

00627

拼音 bàng

注音 ㄅㄤˋ

部首 言 部外 10总笔画 17

基本区 8B17笔顺 41112514143454153

通

謗 基本解释

● 謗

bàng ㄅㄤˋ


  1. 见“谤”。

英语 slander, libel

法语 médire,vilipender,diffamer

【漢典】

謗 國語辭典

謗ㄅㄤˋbàng
動
  1. 以不實的言詞中傷別人,破壞其名譽。如:「毀謗」、「譏謗」。《說文解字·言部》:「謗,毀也。」清·段玉裁·注:「謗之言旁也,旁,溥也。大言之過其實。」《國語·周語上》:「厲王虐,國人謗王。」三國吳·韋昭·注:「謗,誹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

  2. 詛咒。《左傳·昭公二十七年》:「楚郤宛之難,國言未已,進胙者莫不謗令尹。」晉·杜預·注:「謗,詛也。」

【漢典】
【酉集上】【言】 謗·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謗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謗·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補浪切,牓去聲。【說文】毀也。【廣雅】惡也。【玉篇】誹也,對也。人道其惡也。【增韻】訕也。【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史記·孝文紀】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戰國策】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

又【集韻】【韻會】𠀤逋旁切,牓平聲。義同。 【正字通】本作𧩂。字彙从俗作謗,非。

【漢典】
【卷三】【言】

謗 《说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毀也。从言㫄聲。補浪切

《說文解字注》

(謗)毁也。謗之言旁也。旁、溥也。大言之過其實。諭語。子貢方人。假方爲謗。从言。旁聲。補浪切。十部。

【漢典】

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ɑŋ˥˧ 唐代读音 bɑ̀ng日语读音 SOSHIRU韩语罗马 PANG现代韩语 방越南语 báng

客家话 [海陆腔] bong3 bong5 [客英字典] bong3 [台湾四县腔] bong3 bong5 [东莞腔] bong3 [陆丰腔] bong5 [梅县腔] bong3 [宝安腔] bong3 [客语拼音字汇] pong4粤语 pong3

近代音 幫母 江陽韻 去聲 謗小空;中古音 幫母 宕韻 去聲 螃小韻 補曠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唐部 ;王力系统:幫母 陽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謗」 說文‧言部「謗」 睡.為8「謗」「谤」 「謗」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谤
𧩂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硥(bang4)
    2. 鎊(bang4)
    3. 搒(bang4)
    4. 磅(bang4)
    5. 旁(bang4)
    6. 㾦(bang4)
    7. 蚌(bang4)
    8. 㭋(bang4)
    9. 玤(bang4)
    10. 塝(bang4)
    11. 稖(bang4)
    12. 䎧(bang4)
同部首
    1. 訿
    2. 譑
    3. 誇
    4. 謵
    5. 誣
    6. 諷
    7. 䚯
    8. 詾
    9. 譒
    10. 讏
    11. 說
    12. 謚
同笔画
    1. 鵄
    2. 檊
    3. 騁
    4. 䡪
    5. 簄
    6. 瞫
    7. 𠐤
    8. 䒅
    9. 鍽
    10. 鞠
    11. 轁
    12. 磶
初中古诗词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先秦·《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