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guàn

ㄍㄨㄢˋ

部首 皿

部外 11

总笔画 16

泴 灌 𣹉 𤃗 𥁉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6E5

上下结构

321125345112522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qgil|eilf

hxbt

nbkl

77102

拼音 guàn

注音 ㄍㄨㄢˋ

部首 皿 部外 11总笔画 16

统一码 76E5笔顺 3211253451125221

通 标

盥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盥

guàn ㄍㄨㄢˋ

  1. 浇水洗手,泛指洗:~洗。~漱。
  2. 洗手器皿:“承姑奉~”。

英语 wash

德语 waschen, wässern

法语 laver

© 汉典

盥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盥 guàn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臼( jiù),舂米用的器具,从水,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合起来表示:以手承水冲洗而下流于盘(皿)。本义:洗手)

(2) 同本义 [wash one's hands]

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说水》

奉匜沃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宣子盥而抚之。——《左传·僖公十九年》

盥而不荐。——《易·上观》

咸盥漱。——《礼记·内则》

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论衡·讥日》

(3) 如:盥手(洗手);盥沐(洗脸);盥帨(洗手后用的擦手布)

(4) 洗涤 [wash]

述尽心视湯药,饮食心尝而后进,衣不解带不盥栉者累旬。——《南史·谢裕传》附谢述

(5) 又如:盥栉(洗脸梳头;洗理);盥浣(洗涤);盥溉(洗涤);盥涤(洗涤);盥濯(洗涤)

(6) 除;净 [clean]。如:盥溉(指除去[罪过,积习等]);盥涤(清除)

词性变化

◎ 盥 guàn

〈名〉

(1) 古代洗手的器皿 [washbasin]

承姑奉盥,训子停机。——北周· 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2) 又如:盥盆(盥洗之盆)

(3) 祭名。灌祭。酌酒浇地降神 [sacrificial rites with drink]。如:盥事(古代灌祭礼仪);盥献(灌祭进献);盥馈(谓侍奉尊者盥洗及进膳食)

常用词组


盥漱盥洗盥洗室
© 汉典

盥 國語辭典

盥ㄍㄨㄢˋguàn
动
  1. 洗手。《说文解字·皿部》:「盥,澡手也。」汉·王充《论衡·讥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

  2. 洗涤。唐·白居易〈冷泉亭记〉:「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名
  1. 洗涤用的盛水器皿。北周·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承姑奉盥,训子停机。」

© 汉典
【午集中】【皿】 盥·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盥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 盥·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音貫。【說文】澡手也。【增韻】以盤水沃洗曰盥。【易·觀卦】盥而不薦。【註】盥,將祭而潔手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奉匜沃盥。【禮·鄉飲】【酒義】盥洗揚觶。【魏書·武帝紀】臨祭就洗,以手擬水而不盥。

又【集韻】灌祭也。或作灌。【正韻】通作祼果。

又【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𠀤貫上聲。義同。 【說文】从臼水臨皿。【正字通】澡滌者兩手掬水。象形。

© 汉典
【卷五】【皿】

盥 《说文解字》

【卷五】【皿】
『說文解字』

澡手也。从𦥑水臨皿。《春秋傳》曰:“奉𠤷沃盥。”古玩切

『說文解字注』

(盥)澡手也。水部曰。澡、洒手也。禮經多言盥。內則。每日進盥。五日請浴。三日具沐。其閒面垢請靧。足垢請洗。是則古人每旦必洒手。而洒面則不必旦旦爲之也。大學有湯之盤。卽特牲、內則之盥槃。故其銘曰日日新。凡洒手曰澡、曰盥。洒面曰頮。濯髮曰沐。洒身曰浴。洒足曰洗。从臼水臨皿也。會意。皿者、禮經之所謂洗。內則之所謂槃也。內則注曰。槃、承盥水者。禮經注曰。洗、承盥。洗者、棄水器也。古玩切。十四部。春秋傳曰。奉匜沃盥。左傳僖卄三年文。匜者、柄中有道可以注水。內則亦云。請沃盥。沃者、自上澆之。盥者手受之而下流於槃。故曰臼水臨皿。此引傳說字形之意。特牲經曰。尸盥。匜水實于槃中。簞巾在門內之右。注。設盥水及巾。尸尊不就洗。又不揮。謂不就洗。故設匜水。水實於匜。匜實於槃也。不揮故設巾。巾實於簞也。古之盥手者用匜澆手。水下流於洗。洒爵者用匜澆爵中。覆水於洗。盥連揮手令乾而已。故禮經盥不言帨手。尸尊則帨。敬老則盥卒授巾也。匜之水勺於罍。少牢注曰。凡設水用罍。沃盥用枓。禮在此也。是則常用爲匜爲槃。禮器爲枓爲洗。又云。洗者、統洗爵而名之也。設水之器。禮器爲罍。常用未聞。

© 汉典

盥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uan˥˧ 日语读音 SOSOGU TARAI韩语罗马 KWAN现代韩语 관

客家话 [陆丰腔] kuan1 [客英字典] gwon5 kwan5 [海陆腔] gon5 kwan5 [梅县腔] gwon5 [台湾四县腔] gon5 kwan5 [宝安腔] gon5 [客语拼音字汇] gon4 guon4粤语 fun2 gun3

近代音 曉母 桓歡韻 上聲 盥小空;中古音 見母 緩韻 上聲 管小韻 古滿切 一等 合口;見母 換韻 去聲 貫小韻 古玩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寒部 ;王力系统:見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盥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盥」 拾13.14合18524「盥」 夆叔匜春秋早期集成10282「盥」 說文‧皿部「盥」
「盥」 楚季哶盤春秋集成10125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泴
灌
𣹉
𤃗
𥁉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灌(guan4)
    2. 潅(guan4)
    3. 遦(guan4)
    4. 覌(guan4)
    5. 毌(guan4)
    6. 䂯(guan4)
    7. 観(guan4)
    8. 躀(guan4)
    9. 䗰(guan4)
    10. 悹(guan4)
    11. 丱(guan4)
    12. 矔(guan4)
同部首
    1. 䀍
    2. 盌
    3. 䀈
    4. 䀂
    5. 盀
    6. 益
    7. 盨
    8. 㿾
    9. 監
    10. 䀉
    11. 盓
    12. 盚
同笔画
    1. 錀
    2. 錡
    3. 薉
    4. 霋
    5. 歖
    6. 曆
    7. 閵
    8. 樨
    9. 嶫
    10. 䢮
    11. 瘭
    12. 錘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