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zhì

ㄓˋ

部首 疒

部外 6

总笔画 11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5D3

左上包围结构

4134115412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ugcf

kmig

thb

00114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疒 部外 6总笔画 11

基本区 75D3笔顺 41341154121

痓 基本解释

● 痓

zhì ㄓˋ


  1. 痉挛:“发喉痹,嗌肿,~,治主病者。”
  2. 中医病症名:“肺移热于肾,传为柔~。”
【漢典】
【午集中】【疒】 痓·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痓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 痓·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唐韻】充自切【集韻】充至切,𠀤音厠。【博雅】痓,惡也。【集韻】一曰風病。【正字通】痓證有五,秦越人難經,督脈為病,脊强而厥。張仲景金匱:脊强者,五痓之總名,其證卒口噤,背反張而瘈瘲。

又山名。【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

【漢典】

痓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韩语罗马 CHI现代韩语 치

近代音 中古音 穿昌母 至韻 去聲 痓小韻 充自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屑部 ;王力系统:昌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痓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痓」古地圖 「痓」
隸書
字形对比
CHN
TPE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䰴(zhi4)
    2. 制(zhi4)
    3. 緻(zhi4)
    4. 䕌(zhi4)
    5. 䦛(zhi4)
    6. 觗(zhi4)
    7. 置(zhi4)
    8. 郅(zhi4)
    9. 擳(zhi4)
    10. 俧(zhi4)
    11. 鴙(zhi4)
    12. 䉅(zhi4)
同部首
    1. 疬
    2. 痗
    3. 瘱
    4. 㾇
    5. 疧
    6. 瘈
    7. 癖
    8. 瘟
    9. 痁
    10. 㿙
    11. 癵
    12. 瘚
同笔画
    1. 𠋲
    2. 𠋫
    3. 惋
    4. 隅
    5. 㥚
    6. 隊
    7. 㛬
    8. 䓘
    9. 𠊼
    10. 偮
    11. 𠙛
    12. 粣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