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zhǎ

ㄓㄚˇ

部首 扌

部外 5

总笔画 8

扎 柞 拶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2C3

左右结构

121312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rthf

qos

dmid

58011

拼音 zhǎ

注音 ㄓㄚˇ

部首 扌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62C3笔顺 12131211

标

拃 基本解释

● 拃

zhǎ ㄓㄚˇ


  1. 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长度。
  2. 量词,指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两~宽。

英语 grope, press, span

【漢典】

拃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拃 zhǎ

动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来量长度[span;measure by handspans]。如:把桌子拃一拃

词性变化


◎ 拃 zhǎ

量

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 [span]。如:这块布有三拃宽

【漢典】
【卯集中】【手】 拃·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拃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拃·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側板切【集韻】阻版切,𠀤音䎒。讀與盞近。摸拃也。

又【正字通】俗拶字。【唐書·摩揭陀傳】太宗遣使取熬糖法,詔揚州上諸蔗,拃瀋如其劑。

【漢典】
【卷六】【木】

↳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拃”字头,请参考“柞”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木也。从木乍聲。在各切

《說文解字注》

(柞)柞木也。詩有單言柞者。如維柞之枝、析其柞薪是也。有柞棫連言者。如皇矣、旱麓、緜是也。陸機引三蒼。棫卽柞也。與許不合。假令許謂棫卽柞、則二篆當聯屬之。且詩不當或單言棫。或單言柞。或柞棫竝言也。鄭詩箋云。柞、櫟也。孫炎爾雅注。櫟實、橡也。齊民要術援爾雅注合柞栩櫟爲一。亦皆非許意。從木。乍聲。在各切。五部。按柞可薪。故引伸爲凡伐木之偁。周禮有柞氏。周頌傳曰。除艸曰芟。除木曰柞。古無二音也。

【漢典】

拃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ɑ˨˩˦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an3 (cok7) [台湾四县腔] zan3 cok7 (ngiam5) [梅县腔] zak7 [海陆腔] zan3 cok7 (ngiam5)粤语 zaa6潮州话 za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拃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柞」。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柞」 柞鐘西周晚期集成134「柞」 說文‧木部「拃」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CHN
TPE
HKG
异体字
扎
柞
拶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㳐(zha3)
    2. 㒀(zha3)
    3. 厏(zha3)
    4. 㷢(zha3)
    5. 䵙(zha3)
    6. 鲝(zha3)
    7. 砟(zha3)
    8. 䕢(zha3)
    9. 眨(zha3)
    10. 㞚(zha3)
    11. 䋾(zha3)
    12. 㡸(zha3)
同部首
    1. 擦
    2. 搲
    3. 擕
    4. 㧴
    5. 扒
    6. 攐
    7. 指
    8. 擝
    9. 撛
    10. 㧔
    11. 抮
    12. 㩇
同笔画
    1. 㚵
    2. 卥
    3. 廼
    4. 㢱
    5. 忞
    6. 呮
    7. 䌹
    8. 武
    9. 沸
    10. 岧
    11. 䄀
    12. 侧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