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氵

部外 12

总笔画 15

汨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3D4B

左右结构

44125221251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ilmy

ewlc

vllo

36186

部首 氵 部外 12总笔画 15

扩展A 3D4B笔顺 441252212511134

㵋 基本解释

● 㵋


  1. 同“汨”。

● 㵋


  1. 〈古壮字〉读音myaiz,口水。𭂡𫩒~只浰。还未得食口水就先流了。

英语 (variant of 汨) name of a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漢典】
【巳集上】【水】 㵋·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㵋·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唐韻】莫蟹切【集韻】母蟹切,𠀤音買。水名。【說文】水出豫章艾縣,西入湘。

又【廣韻】莫狄切,音覓。與汨同。亦作漞。

【漢典】
【卷十一】【水】

㵋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豫章艾縣,西入湘。从水買聲。莫蟹切

《說文解字注》

(㵋)㵋水。出豫章艾縣。凡縣字皆後人所增。古本必無也。西入湘。豫章郡艾、二志同。左傳吳公子慶忌所居。今江西寧都州州西百里有艾城是也。水經湘水篇曰。又北過羅縣西。㵋水從東來流注之。㵋水又別爲篇曰。㵋水、出豫章艾縣。西過長沙羅縣西。又西至磊石山入於湘水。按水經言㵋不言汨。諸書多言汨不言㵋。依廣韵卄三鍚、汨㵋漞三形同。春秋莒君密州。左傳密作買。亦是買聲近密之證。考之於今。則由江西寧都州逕湖南平江縣至湘陰縣入湘者、但有汨水。別無㵋水。則㵋汨之爲古今字憭然。酈氏云。汨出艾縣。逕羅縣。皆與經言㵋同。惟云㵋水入湘曰東町口。汨水入湘曰汨羅口。汨羅口在㵋口之北。磊石山又在羅口之北。經言㵋水至磊石山入湘。非是㵋尙在羅口南注湘耳。此言甚辨。依水道提綱、汨水出平江縣。西北至歸義驛。又西分爲二支。一支西流。稍北於山麓西入湘。一支北流數十里。西北入湘曰屈潭。亦曰汨羅口。正酈之東町、汨羅二口。非有二水也。酈葢未溯上游。不辨異文同物。許書葢本同水經。有㵋無汨。而後人妄增汨字。故其文不類許書。屈原所沈例所不載。且許既有溟字、云冥聲。豈得冥省聲又爲一字乎。从水。𧵽聲。莫蟹切。今莫狄切。作汨。十六部。

【漢典】

㵋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㵋」說文‧水部 「㵋」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汨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峚(mi4)
    2. 㳴(mi4)
    3. 漞(mi4)
    4. 謐(mi4)
    5. 䈿(mi4)
    6. 泌(mi4)
    7. 滵(mi4)
    8. 䤉(mi4)
    9. 蜜(mi4)
    10. 㦄(mi4)
    11. 汨(mi4)
    12. 䋳(mi4)
同部首
    1. 汵
    2. 㶘
    3. 㴙
    4. 滨
    5. 濈
    6. 洙
    7. 沴
    8. 洮
    9. 濳
    10. 灦
    11. 渺
    12. 涨
同笔画
    1. 撲
    2. 駊
    3. 稹
    4. 賙
    5. 縅
    6. 履
    7. 劌
    8. 瞈
    9. 翪
    10. 甌
    11. 樜
    12. 駞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