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nì

ㄋㄧˋ

部首 水

部外 2

总笔画 6

溺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3CBB

左右结构

3225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wiy

oe

nkv

22290

拼音 nì

注音 ㄋㄧˋ

部首 水 部外 2总笔画 6

扩展A 3CBB笔顺 322534

㲻 基本解释

● 㲻

nì ㄋㄧˋ


  1. 同“溺”。沉没。
  2. 姓。

● 㲻


  1. 〈古壮字〉读音cwij,衰。

英语 (ancient form of U+6EBA 溺) sunk; perished, drawned; infatuated

【漢典】
【巳集上】【水】 㲻·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2

㲻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㲻·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2

【玉篇】古文溺字。【元包經】大過舟㲻于水。〇按《說文》溺字註與弱水之弱同,而灼切。㲻字註沒也,奴歷切,音義迥別。今《禹貢》弱水通作弱,無水旁,似宜从《禹貢》爲正。而沉㲻之㲻則槩作溺。今依《玉篇》作古文溺字,二字遂爲古今文,存以備考。

【漢典】
【卷十一】【水】

㲻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没也。从水从人。奴歴切

《說文解字注》

(㲻)𣳚也。此沈溺之本字也。今人多用溺水水名字爲之。古今異字耳。玉篇引孔子曰。君子㲻於口。小人㲻於水。顧希馮所見禮記尚作㲻。从水人。讀與溺同。奴歷切。古音葢在二部。

【漢典】

㲻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㲻」佚616合8344 「㲻」郭.語2.36 「㲻」說文‧水部 「㲻」
「」郭.語2.36
甲骨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CHN
TPE
异体字
溺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䁥(ni4)
    2. 䘽(ni4)
    3. 㦐(ni4)
    4. 逆(ni4)
    5. 縌(ni4)
    6. 愵(ni4)
    7. 溺(ni4)
    8. 嫟(ni4)
    9. 䘌(ni4)
    10. 匿(ni4)
    11. 氼(ni4)
    12. 秜(ni4)
同部首
    1. 氶
    2. 汆
    3. 滕
    4. 潁
    5. 氺
    6. 漦
    7. 洜
    8. 濷
    9. 泶
    10. 洯
    11. 沀
    12. 沝
同笔画
    1. 厊
    2. 迆
    3. 𠇀
    4. 危
    5. 𠇉
    6. 𠄧
    7. 迉
    8. 伒
    9. 吇
    10. 䒖
    11. 旪
    12. 𠕎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