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齒

部外 18

總筆畫 33

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A685

左右結構

21213434134345234432522151154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HBEF

yubwi

ioxd

部首 齒 部外 17總筆劃 32

擴展B 2A685筆順 21213434134345234432522151154124

𪚅 基本解釋

●𪚅

jué ㄐㄩㄝˊ


  1. 〔齟𪚅〕即「齟嚼」。《孔子家語•軌轡》:「齟𪚅者,九竅而胎生。」
【漢典】
【丑集上】【口】 嚼·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8

↳嚼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𪚅」字頭,请參考「嚼」字。)
【丑集上】【口】 嚼·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8

【唐韻】才爵切【集韻】【韻會】【正韻】疾爵切,𠀤音皭。【說文】本作噍,齧也。【玉篇】噬嚼也。【後漢·五行志】嚼復嚼者,京都飮酒相强之辭也。【集韻】或作𠻘。

又【唐韻】【集韻】才肖切【正韻】在笑切,𠀤音誚。同噍。

又【集韻】子肖切,音醮。義同。𠀤詳前噍字註。

【漢典】
【卷二】【口】

↳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𪚅」字頭,请參考「噍」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齧也。从口焦聲。嚼,噍或从爵。才肖切。又,才爵切

《說文解字注》

(噍)齧也。少儀:侍食於君子,小飯而亟之,數噍。按數噍句絶,所謂亟之也。从口焦聲。才肖切。二部。古讀平聲,如嚼復嚼,今年尙可後年饒是也。

(嚼)噍或从爵。古焦爵同部同音,唐韵乃分噍切才𥬇,嚼切才爵矣。今北音去聲。南音入聲。

【漢典】

𪚅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嚼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齶
    2. 齻
    3. 齮
    4. 齨
    5. 䶠
    6. 䶢
    7. 齓
    8. 䶩
    9. 齧
    10. 䶦
    11. 齭
    12. 齕
同筆畫
    1. 䖇
    2. 灪
    3. 籲
    4. 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