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鼎

部外 3

總筆畫 16

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A504

上下結構

121251115132125

五筆

倉頡

鄭碼

fhnn

gbul

blzn

部首 鼎 部外 3總筆劃 15

擴展B 2A504筆順 121251115132125

𪔄 基本解釋

● 𪔄


  1. 同「鼒」。
【漢典】
【亥集下】【鼎】 𪔄·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3

𪔄 《康熙字典》

【亥集下】【鼎】 𪔄·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3

【字彙】同鼒。

【漢典】
【卷七】【鼎】

↳鼒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𪔄」字頭,请參考「鼒」字:)
【卷七】【鼎】
《說文解字》

鼎之圜掩上者。从鼎才聲。《詩》曰:“鼐鼎及鼒。”鎡,俗鼒从金从兹。子之切

《說文解字注》

(鼒)鼎之圜掩上者。周頌。鼐鼎及鼒。釋器曰。圜弇上謂之鼒。手部曰。掩、斂也。小上曰掩。?部曰。弇、葢也。然則此依許作掩爲正字。从鼎。才聲。子之切。一部。詩曰。鼐鼎及鼒。


(鎡)俗鼒从金玆聲。茲各本作玆。今正。

【漢典】

𪔄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䵻
    2. 䵺
    3. 鼒
    4. 鼎
    5. 䵼
    6. 鼑
    7. 鼐
    8. 鼏
同筆畫
    1. 嘷
    2. 魯
    3. 皛
    4. 澋
    5. 㗳
    6. 輪
    7. 䃗
    8. 撀
    9. 㾹
    10. 獛
    11. 㷱
    12. 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