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魚

部外 13

總筆畫 24

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F1A

左右結構

352512144441225115452

五筆

倉頡

鄭碼

qoab

nftal

rexy

部首 魚 部外 12總筆劃 23

擴展B 29F1A筆順 352512144441225115452

𩼚 基本解釋

● 𩼚

jì ㄐ〡ˋ


  1. 同「鯽」。鯽魚。清傅崇榘《成都通覽•魚類》:「成都之魚類:魚類甚少,除鰍、鱔、𩼚魚外,多自外屬運來。」
【漢典】
【亥集中】【魚】 鯽·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9

↳鯽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𩼚」字頭,请參考「鯽」字。)
【亥集中】【魚】 鯽·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資昔切,音積。與𩺀同。魚名。【本草】形似鯉。色黑體促,腹大脊隆。【杜甫詩】鮮鯽銀絲膾。

又【廣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𠀤音卽。義同。

又【集韻】疾則切,音賊。【說文】鰂,或从卽作鯽。詳鰂字註。

【漢典】
【卷十一】【魚】

↳鰂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𩼚」字頭,请參考「鰂」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烏鰂,魚名。从魚則聲。鯽,鰂或从卽。昨則切

《說文解字注》

(鰂)烏鰂魚也。四字句。烏,俗本作鰞,今正。陶貞白云:是𪇰烏所化,其口腹猶相似,腹中有墨,能吸波𣹎墨,令水溷黑自衞。劉淵林云:腹中有藥。謂其背骨。今名海鰾鮹是也。从魚則聲。昨則切。一部。吳都賦作賊。他書作鱡。

(鯽)鰂或从卽。此乃俗鰂字。以卽聲古音在十二部也。今人用爲𩺀魚字。

【漢典】

𩼚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瀱(ji4)
    2. 汥(ji4)
    3. 㠱(ji4)
    4. 䢋(ji4)
    5. 穧(ji4)
    6. 㠖(ji4)
    7. 霽(ji4)
    8. 䦇(ji4)
    9. 彑(ji4)
    10. 偈(ji4)
    11. 劑(ji4)
    12. 際(ji4)
同部首
    1. 鰌
    2. 鮺
    3. 鯖
    4. 䲀
    5. 鮿
    6. 鮏
    7. 䱵
    8. 鱉
    9. 䱭
    10. 鰍
    11. 鰀
    12. 䱱
同筆畫
    1. 齮
    2. 讈
    3. 鷤
    4. 顮
    5. 纖
    6. 䲕
    7. 鼈
    8. 䮷
    9. 䠭
    10. 齃
    11. 㼈
    12. 䬞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