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骨

部外 7

總筆畫 17

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A53

左右結構

25124535412433541

五筆

倉頡

鄭碼

meie

bbfb

lwkq

部首 骨 部外 7總筆劃 16

擴展B 29A53筆順 25124535412433541

𩩓 基本解釋

● 𩩓


  1. 同「䯚」。《五經文字•骨部》:「𩨴,羊紹反。見《春秋傳》。又作𩩓,見《詩》。」
【漢典】
【亥集上】【骨】 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7

↳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𩩓」字頭,请參考「䯚」字。)
【亥集上】【骨】 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7

【廣韻】以沼切【集韻】以紹切,𠀤音鷕。脅骨也。【詩·小雅·大庖不盈傳】射左髀達於右䯚,爲下殺。【疏】射左股髀,而達於右脅䯚。【釋文】䯚謂水膁也。字書無此字。一本作𩨴。【唐書·禮樂志】左髀達於下䯚,爲下射。【釋音】䯚,肩骨也。

又【集韻】胡了切,音皛。

又子小切,音勦。義𠀤同。

【漢典】

𩩓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䯚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䯥
    2. 髅
    3. 䯌
    4. 䯈
    5. 骫
    6. 䯕
    7. 䯠
    8. 䯤
    9. 䯇
    10. 䯢
    11. 髕
    12. 髆
同筆畫
    1. 瞰
    2. 褱
    3. 麺
    4. 麆
    5. 錅
    6. 殫
    7. 龍
    8. 辦
    9. 暻
    10. 曆
    11. 䐷
    12. 螚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