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頁

部外 14

總筆畫 23

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56E

左右結構

13325112344544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drim

mpmbc

ggwg

部首 頁 部外 14總筆劃 23

擴展B 2956E筆順 13325112344544132511134

𩕮 基本解釋

● 𩕮


  1. 同「愿」。
【漢典】
【戌集下】【頁】 𩕮·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4

𩕮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 𩕮·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4

【集韻】同願。

【漢典】
【卷九】【頁】

↳願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𩕮」字頭,请參考「願」字:)
【卷九】【頁】
《說文解字》

大頭也。从頁原聲。魚怨切

《說文解字注》

(願)大頭也。本義如此,故从頁,今則本義廢矣。邶風:願言思子,中心養養。傳曰:願,每也。此每如春秋外傳懷私爲每懷。賈誼賦:品庶每生之每。按毛詩:願字首見於。終風:願,言則疐,而無傳。則毛意謂與今人語同耳。釋詁曰:願,思也。方言曰:願,欲思也。邶風鄭箋曰:願,念也。皆與今語合。丂部曰:寧,願䛐也。用部曰:甯,所願也。心部曰:憖,肎也。凡言願者,葢寧,甯,憖三字語聲之轉,自詩所用,巳如是。而二子乘舟語意尤深,故傳別言之。實非異也。从𩑋厡聲。魚怨切。十四部。

【漢典】

𩕮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願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䫊
    2. 類
    3. 顨
    4. 顒
    5. 頚
    6. 顋
    7. 頮
    8. 頿
    9. 類
    10. 顝
    11. 顡
    12. 顲
同筆畫
    1. 臢
    2. 鑕
    3. 䌯
    4. 灡
    5. 虇
    6. 鷳
    7. 䠮
    8. 䯦
    9. 䉳
    10. 欐
    11. 䲏
    12. 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