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頁

部外 5

總筆畫 14

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47C

左右結構

12515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akdm

srmbc

hjgo

部首 頁 部外 5總筆劃 14

擴展B 2947C筆順 12515132511134

𩑼 基本解釋

● 𩑼


  1. 同「頗」。
【漢典】
【戌集下】【頁】 𩑼·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𩑼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 𩑼·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類篇】滂禾切,音坡。頭偏也。

又普火切,音頗。義同。

【漢典】
【卷九】【頁】

↳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𩑼」字頭,请參考「頗」字:)
【卷九】【頁】
《說文解字》

頭偏也。从頁皮聲。滂禾切

《說文解字注》

(頗)頭偏也。引伸爲凡偏之偁。洪範曰。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人部曰。偏者、頗也。以頗引伸之義釋偏也。俗語曰頗多頗久頗有、猶言偏多偏久偏有也。古借陂爲頗。如洪範古本作無偏無陂。顏師古匡謬正俗、李善文選注所引皆作陂。可證。迄乎天寶。乃據其時所用本作頗、而詔改爲陂。一若古無作陂者。不學而作聰之過也。陂義古皆在歌戈部。則又不知古音之過耳。从𩑋。皮聲。滂禾切。十七部。又匹我切。言部曰。詖古文以爲頗字。言古文之假借也。

【漢典】

𩑼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䫉
    2. 頿
    3. 頣
    4. 䫫
    5. 頱
    6. 頶
    7. 頄
    8. 顬
    9. 頤
    10. 顃
    11. 䪶
    12. 顄
同筆畫
    1. 箇
    2. 㼸
    3. 睵
    4. 奪
    5. 䑷
    6. 閩
    7. 霁
    8. 蜲
    9. 粿
    10. 䔫
    11. 嘙
    12. 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