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革

部外 9

總筆畫 18

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2F8

左右結構

12212511212534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afgc

tjmbe

eeix

部首 革 部外 9總筆劃 18

擴展B 292F8筆順 122125112125342154

𩋸 基本解釋

● 𩋸


  1. 同「鞕」。
【漢典】
【戌集中】【革】 鞭·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鞭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𩋸」字頭,请參考「鞭」字。)
【戌集中】【革】 鞭·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古文〕𠓠【唐韻】【集韻】【韻會】𠀤𤰞連切,音編。【說文】本作𩌻。驅也。【玉篇】笞也。馬箠也。【書·舜典】鞭作官𠛬。【傳】以鞭爲治官之𠛬。【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禮·曲禮】乗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史記·三皇紀】以赤鞭鞭草木。

 

【漢典】
【卷三】【革】

↳鞭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𩋸」字頭,请參考「鞭」字:)
【卷三】【革】
《說文解字》

驅也。从革𠊳聲。𠓠,古文𩌻。卑連切

《說文解字注》

(鞭)毆也。毆,各本作驅,淺人改也,今正。毆上仍當有所以二字。尚書:鞭作官㓝。周禮條狼氏:掌執鞭而趨辟。凡誓,執鞭以趨於前,且命之。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左傳:誅屨於徒人費,弗得,鞭之見血。又公怒,鞭師曹三百。皆謂鞭所以毆人之物。以之毆人亦曰鞭。經典之鞭皆施於人,不謂施於馬。曲禮:乗路馬,載鞭策。左傳:左執鞭弭。馬不出者,助之鞭之。皆是假借施人之用爲施馬之偁,非若今人竟謂以杖馬之物杖人也。葢馬𥴓曰策,所以擊馬曰𥴓,以𥴓擊馬曰敇,本皆有正名,不曰鞭也。擊馬之𥴓用竹,毆人之鞭用革,故其字亦從竹、從革不同。自唐以下毆變爲𢿛,與驅同音。謂鞭爲捶馬之物,因改此毆爲驅,不知絕非字義。毆,捶擊物也。驅,馬馳也。从革𠊳聲。卑連切。十四部。

(𠓥)古文鞭。從亼攴。

【漢典】

𩋸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鞭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鞼
    2. 䩢
    3. 靴
    4. 䩳
    5. 䪄
    6. 鞪
    7. 靪
    8. 鞣
    9. 韈
    10. 䩠
    11. 韉
    12. 鞦
同筆畫
    1. 䈧
    2. 檿
    3. 鵏
    4. 覆
    5. 簢
    6. 鏈
    7. 瀈
    8. 䜏
    9. 齀
    10. 鎗
    11. 繞
    12. 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