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革

部外 8

總筆畫 17

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2C7

左右結構

1221251124325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afui

tjfbf

eekl

部首 革 部外 7總筆劃 16

擴展B 292C7筆順 1221251124325234

𩋇 基本解釋

● 𩋇


  1. 同「珌」。
【漢典】
【戌集中】【革】 𩋇·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𩋇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 𩋇·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廣韻】方結切【集韻】必結切,𠀤音㢼。【廣韻】刀飾。【集韻】刀削飾。亦作珌。

【漢典】
【卷一】【玉】

↳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𩋇」字頭,请參考「珌」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佩刀下飾。天子以玉。从玉必聲。卑吉切

《說文解字注》

(珌)佩刀下飾。天子以玉。毛傳云。天子以珧。說文珧字下亦云。天子珧珌。此當人云。天子以珧。諸矦以玉。淺人妄竄改之。从王。必聲。卑吉切。十二部。


(㻫)古文珌。各本無。玉篇曰。珌古文作㻫。汗𥳑、古文四聲韻皆曰。㻫見說文。今據補。必畢古通用。同在十二部。

【漢典】

𩋇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珌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䩺
    2. 䩩
    3. 鞑
    4. 䩐
    5. 䩛
    6. 鞖
    7. 䩔
    8. 䩜
    9. 鞂
    10. 靽
    11. 靺
    12. 䩶
同筆畫
    1. 嶦
    2. 攳
    3. 辨
    4. 築
    5. 踾
    6. 蹉
    7. 熾
    8. 錝
    9. 㹓
    10. 燤
    11. 䭅
    12. 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