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革

部外 4

總筆畫 13

鼓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272

左右結構

122125112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afhc

tjye

eeix

部首 革 部外 4總筆劃 13

擴展B 29272筆順 1221251122154

𩉲 基本解釋

● 𩉲


  1. 同「鼓」。
【漢典】
【亥集下】【鼓】 鼓·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0

↳鼓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𩉲」字頭,请參考「鼓」字。)
【亥集下】【鼓】 鼓·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0

〔古文〕𩉲【唐韻】工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又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又【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又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又量名。【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廣雅】斛謂之鼓。【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又【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 【集韻】俗作皷,非是。

 

【漢典】
【卷五】【鼓】

↳鼓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𩉲」字頭,请參考「鼓」字:)
【卷五】【鼓】
《說文解字》

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从壴,支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臯鼓、晉鼓皆兩面。凡鼓之屬皆从鼓。𪔐,籒文鼓从古聲。工戶切〖注〗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

《說文解字注》

(鼓)郭也。城𩫖字俗作郭。凡外障內曰郭,自內盛滿出外亦曰郭。郭、廓正俗字。𡔷、郭㬪韵。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曰𡔷。風俗通全用此說。从壴,𡔷必有𧇽也。从屮又。屮象𠂹飾𧇽又象其手擊之也。各本篆文作鼓,此十四字作:从支,支象其手擊之也。今正。弓部弢下云:从弓,从屮又,屮垂飾。與𡔷同意,則𡔷之从屮憭然矣。弢、𡔷皆从屮以象飾,一象弓衣之飾,一象𡔷𧇽之飾也。皆从又,一象手執之,一象手擊之也。夢英所書,郭氏佩觿皆作䵽。是也。凡作𡔷,作皷,作鼔者,皆誤也。从屮从又,非从𠬢滑之𠬢。後人譌𠛹。弓衣之飾如紛綬是也,𡔷𧇽之飾如崇牙樹羽是也。工戶切。五部。周禮六𡔷:靁𡔷八面,靈𡔷六面,路𡔷四面,鼖𡔷、臯𡔷、晉𡔷皆㒳面。六𡔷見周禮𡔷人。六面、四面、㒳面,鄭與此同。凡𡔷之屬皆从𡔷。

(𪔐)籒文𡔷,从古。

【漢典】

𩉲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鼓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韉
    2. 鞖
    3. 䩯
    4. 䪀
    5. 鞻
    6. 䩛
    7. 鞕
    8. 鞞
    9. 鞡
    10. 靳
    11. 䩦
    12. 鞔
同筆畫
    1. 際
    2. 塙
    3. 酯
    4. 㲠
    5. 䍀
    6. 䓾
    7. 搡
    8. 賅
    9. 暅
    10. 椽
    11. 嵮
    12. 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