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革

部外 4

總筆畫 13

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271

左右結構

1221251121551

五筆

倉頡

鄭碼

afgg

tjmvm

eebz

部首 革 部外 4總筆劃 13

擴展B 29271筆順 1221251121551

𩉱 基本解釋

● 𩉱


  1. 同「䩚」。
【漢典】
【戌集中】【革】 鞮·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鞮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𩉱」字頭,请參考「鞮」字。)
【戌集中】【革】 鞮·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唐韻】都兮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𠀤音低。【說文】革履也。【玉篇】單履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複履下襌者謂之鞮。【註】今韋鞮也。【禮·曲禮】鞮屨。【註】鞮屨無絇之菲也。【疏】謂無絇飾履也。履以絇爲飾,凶,故無絇也。【戰國策】甲盾鞮鍪。【註】鞮,革履。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鞮鞻氏。【註】鞮屨,四夷舞者所屝也。

又【禮·王制】西方曰狄鞮。【註】鞮之言知也。今冀都有言狄鞮者。【前漢·司馬相如傳】狄鞮之倡。【註】韋昭曰:狄鞮,地名。在河內。出善倡者。

又【揚子·法言】東鞮北女,來貢其珍。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八年】樂霄爲銅鞮大夫。【註】上黨銅鞮縣。【史記·仲尼弟子傳】銅鞮伯華。【註】銅鞮,晉大夫羊舌赤之邑,世號赤曰銅鞮伯華。

又【後漢·和帝紀】追至和渠北鞮海。

又人名。【左傳·昭十五年】以鼓子䳒鞮歸。

又姓。【前漢·匈奴傳】單于姓攣鞮氏。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亦革履也。 【集韻】或作䩚。

【漢典】
【卷三】【革】

↳鞮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𩉱」字頭,请參考「鞮」字:)
【卷三】【革】
《說文解字》

革履也。从革是聲。都兮切

《說文解字注》

(鞮)革𡳐也。周禮釋文云。許愼曰。鞮、屨也。吕忱曰。鞮、革屨也。與今本異。徐堅、玄應引與今本同。曲禮鞮屨注。無絇之菲也。周禮鞮鞻氏注。鞮鞻、四夷舞者所屝也。王制西方曰狄鞮注。鞮之爲言知也。胡人𡳐連脛、謂之絡鞮。各本無此九字。韵會引有。釋名曰。鞾本胡服。趙武靈王所服也。从革。是聲。都兮切。十六部。

【漢典】

𩉱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鞮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鞻
    2. 韂
    3. 鞄
    4. 䩰
    5. 靿
    6. 䪄
    7. 韁
    8. 韀
    9. 䩼
    10. 䩻
    11. 鞨
    12. 鞵
同筆畫
    1. 愪
    2. 嗔
    3. 㨜
    4. 碌
    5. 腨
    6. 嗱
    7. 㮍
    8. 稐
    9. 㴧
    10. 裯
    11. 楋
    12. 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