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隹

部外 7

總筆畫 15

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FDF

左右結構

1234251324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skwy

drog

fjni

部首 隹 部外 7總筆劃 15

擴展B 28FDF筆順 123425132411121

𨿟 基本解釋

● 𨿟


  1. 同「雍」。
【漢典】
【戌集中】【隹】 雍·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5

↳雍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𨿟」字頭,请參考「雍」字。)
【戌集中】【隹】 雍·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5

〔古文〕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廱。【玉篇】和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

又水名。【水經】四方有水曰雍。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漁陽郡雍奴縣。

又【前漢·中山靖王傳】雍門子壹微吟。【註】張晏曰:齊之賢者,居雍門,因以爲號。蘇林曰:六國時人,名周。

又【廣韻】姓也。祭仲壻雍糾。見【左傳·桓十五年】。

又【集韻】通作雝。【班固·兩都賦】乃流辟雍。○按禮王製作辟雝。

又【集韻】委勇切,音壅。【周禮·秋官·司寇】雍氏。【註】謂隄防止水者也。【釋文】雍,於勇反。

又【集韻】祐也。【揚雄·甘泉賦】雍神休。【註】晉灼曰:雍,祐也。師古曰:雍,聚也。雍讀曰擁。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用切,音㙲。【廣韻】九州名。雍,擁也。東崤,西漢,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擁翳也。【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釋文】雍,於用切。○按爾雅釋地作雝。

又【韻會】國名。【左傳·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註】雍國,在河內山陽縣。【釋文】雍,於用反。

又【廣韻】姓也。【韻會】文王子雍伯之後。

【漢典】

𨿟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雍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䨆
    2. 䧸
    3. 䧾
    4. 雄
    5. 雜
    6. 難
    7. 離
    8. 䧼
    9. 雧
    10. 雓
    11. 隹
    12. 雃
同筆畫
    1. 巤
    2. 㷱
    3. 慸
    4. 鴀
    5. 㲶
    6. 䵠
    7. 䔸
    8. 碿
    9. 閬
    10. 㯐
    11. 䈒
    12. 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