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阜

部外 8

總筆畫 11

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E84

左右結構

5234433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betf

nlbhg

ypmb

部首 阜 部外 8總筆劃 10

擴展B 28E84筆順 5234433121

𨺄 基本解釋

● 𨺄


  1. 同「陉」。
【漢典】
【戌集中】【阜】 𨺄·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8

𨺄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𨺄·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8

【篇海】同陘。

【漢典】
【卷十四】【𨸏】

↳陘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𨺄」字頭,请參考「陘」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山絕坎也。从𨸏巠聲。戶經切

《說文解字注》

(陘)山絕坎也。釋山曰。山絕、陘。按今爾雅奪坎字。郭注云。連山中𣃔絕。非是。陘者、領也。孟子作徑。云山徑之蹊。趙注。山徑、山領也。楊子法言作山𡷨之蹊。皆卽陘字。凡巠聲之字皆訓直而長者。河北八陘。一曰軹關陘。二曰太行陘。三曰白陘。四曰滏口陘。五曰井陘。六曰飛狐陘。七曰蒲陰陘。八曰軍都陘。戴先生水地記曰。此皆㒳山中隔以成隘道也。軹關之山與太行中隔沁水。其山脈來自大岳。白陘之山與大行中隔丹水。其山脈自發鳩別而東。井陘滏口之山與白陘中隔漳水。其山脈自淸漳之源沾領別而東。飛狐蒲陰之山與井陘中隔滹沱。其山脈來自北岳。軍都之山與蒲陰中隔桑乾水。其山脈自大同府之外陰山別而東。大行之名尤顯著。故偁大行八陘。元和郡縣圖志引述征記曰。大行山首始於河內。北至幽州。凡有八陘。後代史志地記多本其說。於軹關巳北、軍都巳南諸山槩目以大行。其亦不達於理矣。先生所論八陘冣爲明析。而山絕坎之訓亦明。凡天下之地勢。㒳山之閒必有川焉。則㒳川之閒必有山焉。是爲坎象。坎者、陷也。陷者、高下也。高在下閒爲陷。陘者、一山在㒳川之閒。故曰山絕坎。絕猶如絕流而渡之絕。其莖理亙於陷中也。从𨸏。巠聲。戶經切。十一部。

【漢典】

𨺄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陘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郉
    2. 鄔
    3. 隇
    4. 䧇
    5. 隫
    6. 䧖
    7. 䢹
    8. 鄣
    9. 䧛
    10. 邹
    11. 郫
    12. 郻
同筆畫
    1. 鸪
    2. 剢
    3. 挿
    4. 埖
    5. 莯
    6. 饿
    7. 桐
    8. 㫨
    9. 畖
    10. 涨
    11. 桄
    12. 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