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辵

部外 14

總筆畫 18

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60D

左下包圍結構

14524134511534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fvep

ymbv

wfxo

部首 辵 部外 14總筆劃 17

擴展B 2860D筆順 14524134511534454

𨘍 基本解釋

● 𨘍


  1. 同「𩄮」。
【漢典】
【酉集下】【辵】 退·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退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𨘍」字頭,请參考「退」字。)
【酉集下】【辵】 退·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古文〕𨓆𨑧𢓴𢓇𨔫【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內切,推去聲。【玉篇】郤也。【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又【玉篇】去也。【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又遜讓也。【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又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又返也。【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又如柔貌。【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又【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註】淺紅也。

又𨓤。

【漢典】

𨘍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退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䢖
    2. 邐
    3. 逴
    4. 迀
    5. 䢎
    6. 逸
    7. 逯
    8. 返
    9. 逎
    10. 迺
    11. 遼
    12. 迂
同筆畫
    1. 橾
    2. 繍
    3. 䄠
    4. 鍍
    5. 瞮
    6. 䯹
    7. 糜
    8. 講
    9. 蹕
    10. 癍
    11. 嬯
    12. 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