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辵

部外 9

總筆畫 13

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51D

左下包圍結構

312511211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tgjp

yhjg

wmkb

部首 辵 部外 9總筆劃 12

擴展B 2851D筆順 312511211454

𨔝 基本解釋

● 𨔝


  1. 同「動」。《説文•力部》:「𨔝,古文動从辵。」《晋書•李特載記》:「特安卧不𨔝,待其衆半入,發伏擊之。」
【漢典】
【酉集下】【辵】 𨔝·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𨔝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 𨔝·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玉篇】古文動字。【晉書·李特傳】安臥不𨔝。餘詳力部九畫。

【漢典】
【卷十三】【力】

↳動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𨔝」字頭,请參考「動」字:)
【卷十三】【力】
《說文解字》

作也。从力重聲。𨔝,古文動从辵。徒總切

《說文解字注》

(動)作也。作者,起也。从力重聲。徒緫切。九部。

(𨔝)古文動,从辵。

【漢典】

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童」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帛甲5.20 「𨔝」說文古文 「勭」繹山碑 「𨔝」
「」望1.13 「動」說文‧力部 「動」老子甲後231
「勭」老子甲12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逮
    2. 遼
    3. 逄
    4. 逐
    5. 迄
    6. 遯
    7. 䢩
    8. 逧
    9. 遇
    10. 䢰
    11. 遣
    12. 迮
同筆畫
    1. 惡
    2. 愃
    3. 琼
    4. 痩
    5. 軩
    6. 毯
    7. 僆
    8. 䙿
    9. 惿
    10. 䜵
    11. 蒋
    12. 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