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ié

ㄅㄧㄝˊ

部首 言

部外 7

總筆畫 14

䇷 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9F8

左右結構

41112512515322

五筆

倉頡

鄭碼

yklj

yrrsn

sjyk

拼音 bié

注音 ㄅㄧㄝˊ

部首 言 部外 7總筆劃 14

擴展B 279F8筆順 41112512515322

𧧸 基本解釋

● 𧧸

bié ㄅㄧㄝˊ


  1. 辯論。

● 𧧸


  1. 〈方言〉「𰵬」。音〔bag4 北〕a.認識,懂,精於。b.曾經。
【漢典】
【酉集上】【言】 𧧸·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𧧸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𧧸·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廣韻】方別切【集韻】筆別切,𠀤鞭入聲。分契也。

又言析理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贈開府儀同三司永國公士𧧸。

又【集韻】皮列切,便入聲。義同。 【廣韻】與䇷同。【集韻】或作辯。【字彙補】又作𧭀。非。

【漢典】

𧧸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䇷
𧭀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謝
    2. 謹
    3. 謉
    4. 謰
    5. 詩
    6. 䛜
    7. 誦
    8. 諵
    9. 譆
    10. 䚵
    11. 謿
    12. 䛚
同筆畫
    1. 嘜
    2. 䣻
    3. 䙄
    4. 䎪
    5. 䙌
    6. 塿
    7. 㙠
    8. 蔤
    9. 榛
    10. 鹚
    11. 廣
    12. 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