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艸

部外 18

總筆畫 22

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12B

上中下結構

1212315541435542341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FFTF

toft

emze

部首 艸 部外 17總筆劃 20

擴展B 2712B筆順 1212315541435542341312

𧄫 基本解釋

● 𧄫


  1. 同「蘩」。
【漢典】
【申集上】【艸】 蘩·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7

↳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𧄫」字頭,请參考「蘩」字。)
【申集上】【艸】 蘩·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7

【唐韻】附袁切,音煩。【玉篇】白蒿也。【爾雅·釋草】蘩,皤蒿。【韻會】陸璣曰:春始生香,美可蒸食,秋名曰蒿,可以爲葅。【詩·周南】于以采蘩。

又【豳風】采蘩祁祁。【傳】蘩所以生蠶。【正字通】蠶未出,煑蘩以沃之,則易出。

又【韻補】汾沿切。【左思·蜀都賦】攢蔣叢蒲,淥菱江蓮。雜以蘊藻,揉以蘋蘩。

【漢典】

𧄫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蘩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蓸
    2. 藒
    3. 䓋
    4. 蓑
    5. 蘌
    6. 薘
    7. 苷
    8. 茘
    9. 莢
    10. 蒍
    11. 苉
    12. 荟
同筆畫
    1. 櫩
    2. 糰
    3. 纊
    4. 䕳
    5. 辮
    6. 譮
    7. 鐀
    8. 䩽
    9. 鰋
    10. 巇
    11. 籉
    12. 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