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艸

部外 14

總筆畫 18

藻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009

上下結構

12244154545434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aici

teif

evok

部首 艸 部外 14總筆劃 17

擴展B 27009筆順 12244154545434234

𧀉 基本解釋

● 𧀉


  1. 同「藻」。
【漢典】
【申集上】【艸】 藻·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藻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𧀉」字頭,请參考「藻」字。)
【申集上】【艸】 藻·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唐韻】【韻會】𠀤子皓切,音早。【說文】水草也。【詩·召南】于以采藻。【箋】藻之言澡也。【陸璣云】生水底。

又【班固·東都賦】鋪鴻藻。【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註】《孔安國·尚書傳》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又【後漢·劉陶傳】武旅有鳧藻之士。【註】鳧得水藻,言喜悅也。

又【韻會】今屋上覆橑,謂之藻井。【風俗通】宮室象東井,刻荷蔆水草,所以厭火也。【張衡·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

又藻藉,所以薦玉者。詳藉字註。

又姓。【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

又【集韻】側絞切,音爪。義同,或作薻、𧅂。【干祿字書】俗作𦸼。

又𧀉。

【漢典】
【】【】

↳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𧀉」字頭,请參考「」字:)
【】【】
【漢典】

𧀉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藻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茜
    2. 䕸
    3. 荮
    4. 䕷
    5. 葎
    6. 䕶
    7. 䕹
    8. 芢
    9. 菗
    10. 䓺
    11. 䓶
    12. 莲
同筆畫
    1. 䙛
    2. 螵
    3. 鍫
    4. 臃
    5. 䃢
    6. 薲
    7. 謸
    8. 䯞
    9. 㻿
    10. 䊟
    11. 䭔
    12. 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