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艸

部外 13

總筆畫 17

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F92

上下結構

2121252211312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algt

twli

elmh

部首 艸 部外 13總筆劃 16

擴展B 26F92筆順 21212522113121534

𦾒 基本解釋

● 𦾒


  1. 同「秣」。
【漢典】
【午集下】【禾】 秣·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秣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𦾒」字頭,请參考「秣」字。)
【午集下】【禾】 秣·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唐韻】莫撥切,音末。【說文】食馬穀也。本作䬴。今借作秣。【詩·周南】言秣其馬。【傳】秣,養也。【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註】芻秣,養牛馬禾穀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秣陵縣。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飼也。【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秣之。

又叶莫結切,音蔑。【張載·七命】煢嫠爲之擗標,孀老爲之嗚咽。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秣。

【漢典】

𦾒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秣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䓘
    2. 蔺
    3. 蕣
    4. 蘪
    5. 茱
    6. 蘃
    7. 䕭
    8. 䒧
    9. 菄
    10. 菓
    11. 藇
    12. 芅
同筆畫
    1. 薂
    2. 羲
    3. 踲
    4. 窸
    5. 賴
    6. 䧿
    7. 蕹
    8. 橻
    9. 罹
    10. 燊
    11. 駰
    12. 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