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艸

部外 12

總筆畫 16

葦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EEA

上中下結構

1212521251152132

五筆

倉頡

鄭碼

FFNA

tdmt

exme

部首 艸 部外 12總筆劃 15

擴展B 26EEA筆順 1212521251152132

𦻪 基本解釋

● 𦻪


  1. 同「葦」。
【漢典】
【申集上】【艸】 葦·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葦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𦻪」字頭,请參考「葦」字。)
【申集上】【艸】 葦·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玉篇】禹鬼切【集韻】羽鬼切,𠀤音偉。【說文】大葭也。【詩·衞風】一葦杭之。【風俗通】除夕飾桃人,垂葦交,畫虎于門。【後漢·袁閎傳】爲沛相,乗葦車。

又山名。【水經注】江水浦東有葦山。

又【類篇】于非切,音闈。【爾雅·釋草】葦𧃝,芀。謝嶠讀作平聲。

又【篇海】于貴切,音胃。【莊子·列禦𡨥】緯蕭而食。亦作葦。

 

【漢典】
【卷一】【艸】

↳葦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𦻪」字頭,请參考「葦」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大葭也。从艸韋聲。于鬼切

《說文解字注》

(葦)大葭也。夏小正曰:未秀則不爲𦼉葦,秀然後爲𦼉葦。毛傳曰:八月薍爲𦼉,葭爲葦。許云大葭,猶言葭之已秀者。从艸韋聲。于鬼切。十五部。籒文作𦻪。

【漢典】

𦻪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葦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虃
    2. 莜
    3. 䒜
    4. 蔁
    5. 藼
    6. 薢
    7. 䒦
    8. 䓔
    9. 藺
    10. 蒾
    11. 蕖
    12. 蔈
同筆畫
    1. 錺
    2. 敷
    3. 㯅
    4. 德
    5. 慗
    6. 蕅
    7. 鋚
    8. 嘹
    9. 蕦
    10. 㵊
    11. 糎
    12. 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