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ì

ㄧˋ

部首 艸

部外 10

總筆畫 14

益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DA9

上下結構

12124313425221

五筆

倉頡

鄭碼

FFUL

ttct

euol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艸 部外 10總筆劃 13

擴展B 26DA9筆順 12124313425221

𦶩 基本解釋

● 𦶩

yì ㄧˋ


  1. 〔~母〕同「益母」,一種藥草。
【漢典】
【午集中】【皿】 益·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𦶩」字頭,请參考「益」字。)
【午集中】【皿】 益·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古文〕𠍳【唐韻】【集韻】𠀤伊昔切,嬰入聲。饒也,加也。【廣韻】增也,進也。【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詩·邶風】政事一𡌨益我。【左傳·昭七年】三命茲益共。【禮·曲禮】請益則起。【論語】益者與。【註】疑童子學有進益也。【春秋·繁露】有益者謂之公,無益者謂之私。

又多也。【史記·酷吏傳】上問張湯曰:吾所謂,賈人輒先知之,益居其物。

又盈溢也。【莊子·列禦𡨥】有貌愿而益。

又易卦名。【釋文】益,增長之名。

又以弘裕爲義。

又【金史·國語解】益都,次第之通稱。

又【六書正譌】二十四兩爲益,假借別作鎰溢。

又草名。【詩·王風疏】蓷卽茺蔚。一名益母。

又【爾雅·釋草疏】蛇牀,一名思益。

又果名。【博雅】益智,龍眼也。

又州名。古蜀國,漢武帝置益州。【釋名】益,阨也。所在之地險阨也。

又姓。【印藪】漢有益强,益壽。宋有益暢,紹興進士。 【六書正譌】益,器滿也。故从水从皿。會意。

【漢典】
【卷五】【皿】

↳益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𦶩」字頭,请參考「益」字:)
【卷五】【皿】
《說文解字》

饒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伊昔切

《說文解字注》

(益)饒也。食部曰:饒,飽也。凡有餘曰饒。易象傳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从水皿。水皿,此水字今補。益之意也。說會意之恉。伊昔切。十六部。

【漢典】

𦶩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益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葹
    2. 䔤
    3. 藹
    4. 苾
    5. 龿
    6. 藙
    7. 薱
    8. 节
    9. 萿
    10. 蕶
    11. 萴
    12. 荚
同筆畫
    1. 鈴
    2. 摆
    3. 搩
    4. 獅
    5. 䔇
    6. 署
    7. 䋤
    8. 㮣
    9. 竩
    10. 毼
    11. 㴴
    12. 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