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臼

部外 8

總筆畫 14

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97D

上下結構

31125354321511

五筆

鄭碼

tfnv

maxn

部首 臼 部外 8總筆劃 14

擴展B 2697D筆順 31125354321511

𦥽 基本解釋

● 𦥽


  1. 同「舂」。
【漢典】
【未集下】【臼】 舂·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舂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𦥽」字頭,请參考「舂」字。)
【未集下】【臼】 舂·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書容切,音摏。【說文】擣粟也。黃帝臣雍父作舂。【詩·大雅】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莊子·逍遙遊】適百里塡宿舂糧。【百里奚·妻扊扅歌】舂黃藜,搤伏雞。

又官名。【周禮·地官】舂人掌共米物。

又樂器。【周禮·春官·笙師註】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空髤畫,以兩手築地。【釋名】舂,撞也。牘,筑也。以舂築地爲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南陽郡舂陵縣。【後漢·光武紀】舂陵節侯買。【註】舂陵,鄕名,本屬零陵,在今永州唐興縣北。

又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高舂。至于連石,是謂下舂。

又鳥名。【爾雅·釋鳥】鷺,舂鉏。【疏】齊魯之閒,謂之舂鉏。

又【博雅】獨舂,䳚瞗也。

又舂容。【禮·樂記】善待問者如撞鐘,待其舂容,然後盡其聲。【韓愈·送權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

又與衝通。【史記·魯世家】獲長狄,富父終生舂其喉以戈殺之。【後漢·西羌傳】水舂河漕。

又【正字通】音窻。八蠻之類。一曰旁舂。見墨子。

又【集韻】諸容切【韻會】職容切,𠀤音鍾。荆山別名。【張正見·白頭吟】彈珠金市側,抵玉舂山東。

【漢典】
【卷七】【臼】

↳舂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𦥽」字頭,请參考「舂」字:)
【卷七】【臼】
《說文解字》

擣粟也。从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書容切

《說文解字注》

(舂)擣粟也。言粟以晐他榖,亦言粟以晐米。小徐本粟作米。周禮有舂人。廣雅曰:臿䑘䑔䑗糳捶𦦺𣀔㯔䂿舂也。从持杵㠯臨臼。會意。書容切。九部。杵省。此與日部匕合也,會部曾益也,㫃部允進也同,皆六書之叚借也。古者雝父初作舂。太平御覧、世本:雍父作舂杵臼。宋衷曰:雍父,黄帝臣也。周本紀:楚圍雍氏。正義云:括地志:故雍城在洛州陽翟縣東北二十五里。故老云:黄帝時雍作杵臼所封也。

【漢典】

𦥽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舂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舉
    2. 舁
    3. 舊
    4. 興
    5. 舄
    6. 與
    7. 䑕
    8. 舀
    9. 舆
    10. 舋
    11. 䑔
    12. 臾
同筆畫
    1. 愸
    2. 䗆
    3. 箧
    4. 麧
    5. 遦
    6. 魟
    7. 碶
    8. 䲧
    9. 䈄
    10. 䛝
    11. 翢
    12. 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