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uó

ㄋㄨㄛˊ

部首 肉

部外 13

總筆畫 17

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843

左右結構

35412512512511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ekkf

brrg

qjkb

拼音 nuó

注音 ㄋㄨㄛˊ

部首 肉 部外 13總筆劃 17

擴展B 26843筆順 35412512512511211

𦡃 基本解釋

● 𦡃

nuó ㄋㄨㄛˊ


  1. 肥醜。
  2. 同「腝」,帶骨的肉醬。
【漢典】
【未集下】【肉】 𦡃·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𦡃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𦡃·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集韻】囊何切,音那。雜骨醬也。【五音集韻】通作臡。

又【五音集韻】乃邪切,音爺。鳴物叫聒聲。

【漢典】
【卷四】【肉】

↳腝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𦡃」字頭,请參考「腝」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有骨醢也。从肉耎聲。𦣚,腝或从難。人移切

《說文解字注》

(腝)有骨醢也。酉部曰。醢、肉醬也。釋器曰。肉謂之醢。有骨者謂之臡。醢人注曰。臡亦醢也。或曰。有骨爲臡。無骨爲醢。公食大夫禮注曰。醢有骨謂之臡。从肉。耎聲。人移切。古音在十四部。


(𦣊)腝或从難。耎難二聲同在十四部。按公食大夫禮注曰。今文臡皆作麋。麋系腝之誤。儀禮、爾雅音義曰。臡、字林作腝。五經文字曰。臡見禮經。周禮、說文、字林皆作腝。據此則說文本無臡字甚明。後人益之也。許於禮經或從今文。或從古文。此從今文腝。鄭則從古文臡也。

【漢典】

𦡃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腝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膃
    2. 㬽
    3. 䐪
    4. 脁
    5. 膚
    6. 䏸
    7. 胉
    8. 䐽
    9. 肣
    10. 膁
    11. 朡
    12. 脇
同筆畫
    1. 䦄
    2. 䌏
    3. 嚌
    4. 㵷
    5. 䰧
    6. 螱
    7. 蟏
    8. 䶓
    9. 鍲
    10. 䐾
    11. 璳
    12. 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