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肉

部外 3

總筆畫 7

肥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63A

左右結構

3541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enn

bru

qyyb

部首 肉 部外 3總筆劃 7

擴展B 2663A筆順 3541515

𦘺 基本解釋

● 𦘺


  1. 同「肥」。
【漢典】
【未集下】【肉】 肥·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肥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𦘺」字頭,请參考「肥」字。)
【未集下】【肉】 肥·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符非切,音腓。【說文】多肉也。从肉从卪,會意。【徐曰】肉不可過多,故从卪寓戒。【禮·禮運】安之以樂,而不達于順,猶食而弗肥也。

又【博雅】肥,盛也。

又【廣韻】肥腯。【蔡邕·獨斷】凡祭宗廟禮,牲之別名,豚曰腯肥。【詩·小雅】旣有肥牡,以速諸舅。【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

又田有肥瘠。【書·禹貢厥田惟中中傳】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爲第五。

又馬亦稱肥。【前漢·食貨志】冠蓋相望,乗堅策肥。

又饒裕也。【易·遯卦】上九肥遯。【疏】肥,饒裕也。

又幡名。【吳語】建肥胡。【註】肥胡,幡名。

又鳥名。【山海經】英山有鳥焉,其名曰肥遺。

又蛇名。【山海經】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𧔥。【註】肥,𧔥,皆毒蟲也。

又水之初出同流者名肥。【爾雅·釋水】歸異出同流,肥。【疏】謂小水支分歸入大海則異,其泉源初出,則同流者名肥。

又水名。【詩·衞風】我思肥泉。【疏】肥泉,是衞水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合肥。【註】屬九江郡。應劭曰: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故曰合肥。

又縣名。【史記·高祖功臣年表】肥如侯蔡寅。【註】肥如,縣名,屬遼西。

又國名。【左傳·昭十二年】秋八月壬午滅肥。【註】肥,白狄也。

又姓。【史記·趙世家】先問先王貴臣肥義。

又人名。季康子名肥。見【左傳·哀三年】。

又【集韻】補美切,音秕。薄也。【列子·黃帝篇】口所偏肥,晉國黜之。【註】薄也。

又水名。肥者,通作淝。【詩·衞風】我思肥泉。【釋文】肥,或作淝。

【漢典】
【卷四】【肉】

↳肥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𦘺」字頭,请參考「肥」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多肉也。从肉从卪。符非切〖注〗臣鉉等曰:肉不可過多,故从卪。

《說文解字注》

(肥)多肉也。从肉卪。鉉等曰。肉不可過多。故從卪。符非切。十五部。按各本此篆在部末。葢因奪落而補綴之也。今考定文理。必當廁此。與下文少肉反對。

【漢典】

𦘺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肥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脃
    2. 䐛
    3. 胂
    4. 腲
    5. 䏢
    6. 朠
    7. 脵
    8. 胧
    9. 朜
    10. 㬴
    11. 腺
    12. 膯
同筆畫
    1. 谷
    2. 层
    3. 杉
    4. 秃
    5. 县
    6. 返
    7. 匉
    8. 诏
    9. 庇
    10. 吻
    11. 㞱
    12. 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