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耳

部外 14

總筆畫 20

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5FF

上下結構

1223511351122122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aeeb

tnsj

eqkc

部首 耳 部外 14總筆劃 20

擴展B 265FF筆順 1223511351122122111

𦗿 基本解釋

● 𦗿


  1. 同「聩」。
【漢典】
【未集中】【耳】 𦗿·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𦗿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 𦗿·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集韻】同聵。

【漢典】
【卷十二】【耳】

↳聵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𦗿」字頭,请參考「聵」字:)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聾也。从耳貴聲。𦖥,聵或从㕟。五怪切〖注〗臣鉉等曰:當从𦳋省,義見𦳋字注。

《說文解字注》

(聵)聾也。國語曰:聾聵不可使聽。韋云:耳不別五聲之和曰聾,生而聾曰聵。从耳𧷈聲。五怪切。十五部。

(𦖥)聵或从㕟。許書㕟聲之字三,而逸㕟篆。

(𦘄)或从𧱏作。𧱏應改䇂省。說見豕部。

【漢典】

𦗿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聵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聣
    2. 䎸
    3. 䎻
    4. 聤
    5. 聈
    6. 䏃
    7. 聙
    8. 䎳
    9. 聴
    10. 职
    11. 䎾
    12. 聻
同筆畫
    1. 齣
    2. 嚲
    3. 衊
    4. 轖
    5. 㿔
    6. 䌤
    7. 瓏
    8. 饙
    9. 髎
    10. 鐃
    11. 驆
    12. 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