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糸

部外 6

總筆畫 12

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5FEC

左右结构

554444431523

五筆

倉頡

鄭碼

xubt

vftu

zuzi

部首 糸 部外 6總筆劃 12

統一碼 25FEC筆順 554444431523

𥿬 基本解釋

© 漢典
【未集中】【糸】 𥿬·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𥿬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𥿬·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廣韻】宜戟切【集韻】仡戟切,𠀤音逆。綬維也。【類篇】縌,或省文作𥿬。

© 漢典
【卷十三】【糸】

縌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𥿬”字頭,請參考“縌”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綬維也。从糸逆聲。宜戟切

『說文解字注』

(縌)綬維也。此綬謂漢之綬也。乘輿長丈九尺九寸、至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長丈五尺、百石長丈二尺者是也。綬維謂之縌。乘輿至二千石皆長三尺二寸、千石至二百石皆長三尺者是也。司馬彪曰。縌者、古佩璲也。佩綬相迎受故曰縌。按當曰與綬相迎受故曰縌。縌之言逆也。漢之縌、古之綬也。漢之綬、猶古之韍佩也。縌篆其創於李斯輩與。从糸。逆聲。宜戟切。古音在五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䋇
    2. 緭
    3. 紑
    4. 繭
    5. 䋎
    6. 紨
    7. 綸
    8. 絅
    9. 紤
    10. 繕
    11. 紅
    12. 績
同筆畫
    1. 獀
    2. 啿
    3. 愊
    4. 胾
    5. 軺
    6. 貾
    7. 愃
    8. 滋
    9. 䓶
    10. 葯
    11. 䛊
    12. 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