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禾

部外 10

總筆畫 15

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853

左右結構

312344312343533

五筆

倉頡

鄭碼

toqr

hdphh

mfro

部首 禾 部外 10總筆劃 15

擴展B 25853筆順 312344312343533

𥡓 基本解釋

● 𥡓


  1. 同「黎」。
【漢典】
【亥集下】【黍】 黎·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3

↳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𥡓」字頭,请參考「黎」字。)
【亥集下】【黍】 黎·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郞奚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犂。【說文】履黏也。作履黏以黍米。

又國名。在上黨東北殷侯國。【書·西伯戡黎釋文】黎,國名。

又【山海經】有牛黎之國。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魏郡黎陽縣。

又山名。【前漢·地理志】黎山在黎陽之南。

又水名。【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傳】合黎,水名。在流沙之東。

又玉名。【班固·西都賦】懸黎垂棘,夜光在焉。

又【玉篇】衆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孔疏】黎,衆也。

又【正韻】黑也。與黧同。【書·堯典蔡傳】黎,黑也。黎民,黑髮之人。【釋名】土靑曰黎,似黎草色也。

又與邌同。黎明,比明也。【史記·高帝紀】黎明圍宛城。【註】索隱曰:黎,猶比也。謂比至天明也。

又與瓈同。玻瓈。【本草】作頗黎。

又與蔾同。【左傳·襄二十五年】引易據于蒺蔾,作蒺黎。

又姓。黎侯國之後。

又人名。【書·堯典乃命羲和傳】重黎之後有羲氏和氏。

又【集韻】【韻會】𠀤憐題切,音藜。

又【集韻】良脂切,音棃。義𠀤同。

【漢典】
【卷七】【黍】

↳黎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𥡓」字頭,请參考「黎」字:)
【卷七】【黍】
《說文解字》

履黏也。从黍,𥝢省聲。𥝢,古文利。作履黏以黍米。郎奚切

《說文解字注》

(黎)履黏也。釋詁曰:黎,衆也。衆之義行而履黏之義廢矣。古亦以爲黧黑字。从黍,𥝤省聲。𥝤省者,不欲重禾也。郞奚切。十五部。𥝤,此依刀部作。古文利。作履黏㠯黍米也。說从黍之意。

【漢典】

𥡓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黎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穬
    2. 穛
    3. 穖
    4. 秶
    5. 䆉
    6. 秤
    7. 秞
    8. 䆂
    9. 稣
    10. 稸
    11. 䅶
    12. 稄
同筆畫
    1. 䅯
    2. 嫶
    3. 䔵
    4. 㵎
    5. 樂
    6. 䲮
    7. 臱
    8. 鋞
    9. 䰼
    10. 瘪
    11. 瘤
    12. 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