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禾

部外 5

總筆畫 10

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786

上下結構

31234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tfiu

hdmf

mfbk

部首 禾 部外 5總筆劃 10

擴展B 25786筆順 3123411234

𥞆 基本解釋

● 𥞆


  1. 同「黍」。
【漢典】
【午集下】【禾】 𥞆·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𥞆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 𥞆·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字彙補】漢𥓓與黍同。

又三尊譜錄:太上眞君法姓𥞆。

【漢典】
【卷七】【黍】

↳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𥞆」字頭,请參考「黍」字:)
【卷七】【黍】
《說文解字》

禾屬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故謂之黍。从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爲酒,禾入水也。”凡黍之屬皆从黍。舒呂切

《說文解字注》

(黍)許云雨省聲,則篆體當如是。引孔子曰者,其別說也。禾屬而黏者也。九穀攷曰:以禾況黍。謂黍爲禾屬而黏者,非謂禾爲黍屬而不黏者也。禾屬而黏者黍,禾屬而不黏者𪎭。對文異,散文則通偁黍。謂之禾屬,要之皆非禾也。今山西人無論黏與不黏統呼之曰𪎭黍。太原以東則呼黏者爲黍子,不黏者爲𪎭子。黍宜爲酒,爲羞籩之餌餈,爲酏粥,𪎭宜爲飯。禾黍稻稷各有黏不黏二種。按黍爲禾屬者,其米之大小相等也。其𥝩異,禾穗下垂如椎而粒聚,黍𥝩略如稻而舒散。㠯大暑而穜,故謂之黍。大衍字也。九穀攷曰:伏生尙書大傳、淮南劉向說苑皆云:大火中種黍菽。而吕氏春秋則云。日至樹麻與菽。麻正𪎭之誤。又夏小正:五月初昏大火中種黍菽糜。糜字因下文誤衍。諸書皆言種黍以夏至,說文獨言以大暑,葢言種暑之極時,其正時實夏至也。玉裁謂:種植有定時,古今所同,非可叚借。許書經轉寫妄增一字耳。以暑種故謂之黍,猶二月生,八月孰得中和,故謂之禾,皆以曡韵訓釋。从禾,雨省聲。舒吕切。五部。孔子曰:黍可爲酒。如稬與秫皆宜酒。故从禾入水也。依廣韵補故从二字。此說字形之異說也。凡云孔子曰者,通人所傳。以禾入水不見其必爲酒,故先雨省聲之說,而禾入水會意之說次之。今之隷書則从禾入水,不从雨省。凡黍之屬皆从黍。

【漢典】

𥞆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黍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䄽
    2. 秘
    3. 䅶
    4. 䅫
    5. 䆋
    6. 穛
    7. 䆅
    8. 穄
    9. 䅨
    10. 䅻
    11. 秠
    12. 稼
同筆畫
    1. 㽜
    2. 勑
    3. 㪿
    4. 俷
    5. 䚲
    6. 㼌
    7. 逗
    8. 透
    9. 浙
    10. 涂
    11. 㧴
    12. 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