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瓜

部外 17

總筆畫 22

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4B1F

上下結構

3211325341511433433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wfty

hxfho

nbup

部首 瓜 部外 17總筆劃 22

擴展B 24B1F筆順 3211325341511433433544

𤬟 基本解釋

● 𤬟


  1. 同「瓢」。
【漢典】
【午集上】【瓜】 瓢·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瓢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𤬟」字頭,请參考「瓢」字。)
【午集上】【瓜】 瓢·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古文〕𤬣【廣韻】符霄切【集韻】【韻會】毗霄切【正韻】毗招切,𠀤音飄。【玉篇】瓠瓜也。【廣韻】瓠也。【正字通】匏瓢,剖開可爲酒尊,爲要舟浮水。【周禮·春官·鬯人】禜門用瓢齎。【註】瓢,謂瓢蠡也。【莊子·逍遙遊】剖之以爲瓢,則瓠落無所容。【前漢·東方朔傳】以瓢測海。【揚子·方言】蠡或謂之瓢。【古今注】瓢亦瓠也。瓠其總,瓢其別也。

【漢典】
【卷七】【瓠】

↳瓢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𤬟」字頭,请參考「瓢」字:)
【卷七】【瓠】
《說文解字》

蠡也。从瓠省,㶾聲。符宵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瓢)蠡也。蠡者、𧯷也。豆部曰。𧯷者、蠡也。以一瓠劙爲二曰瓢。亦曰蠡。亦曰𧯷蠡一作瓥。見九歎、方言。一作盠。見皇象書急就碑本。其作蠡者、見周禮鬯人注、漢書東方朔傳。詳豆部。从瓠省。不入瓜部者、瓠與瓜別也。𤐫聲。符宵切。二部。玉篇作𤬟。

【漢典】

𤬟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瓢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瓢
    2. 㼎
    3. 㼕
    4. 㼉
    5. 㼊
    6. 瓜
    7. 㼑
    8. 㼌
    9. 瓣
    10. 瓟
    11. 瓤
    12. 瓠
同筆畫
    1. 籡
    2. 鰿
    3. 龕
    4. 龒
    5. 虀
    6. 䜲
    7. 鑛
    8. 聽
    9. 囌
    10. 巒
    11. 躓
    12. 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