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火

部外 9

總筆畫 13

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42C7

上下結構

251113515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hqao

bpf

lruo

部首 火 部外 9總筆劃 13

擴展B 242C7筆順 2511135154444

𤋇 基本解釋

● 𤋇


  1. 同「视」。
【漢典】
【巳集中】【火】 𤋇·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𤋇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 𤋇·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字彙補】古文視字。註詳見部五畫。

【漢典】
【卷八】【見】

↳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𤋇」字頭,请參考「視」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瞻也。从見示。𥄙,古文視。眡,亦古文視。神至切

《說文解字注》

(視)瞻也。目部曰:瞻,臨視也。視不必皆臨,則瞻與視小别矣。渾言不别也。引伸之義,凡我所爲使人見之亦曰視。士昏禮:視諸衿鞶。注曰:視乃正字。今文作示,俗誤行之。曲禮:童子常視毌誑。注曰:視,今之示字。小雅:視民不恌。箋云:視,古示字也。按此三注一也。古作視,漢人作示,是爲古今字。示下曰:天𡍮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許書當本作視人,以㬪韵爲訓。經淺人改之耳。从見示聲。大徐無聲字。神至切。十五部。

(𥄙)古文視。

(眡)亦古文視。此氐聲。與目部眂,氏聲迥别。氏聲古音在十五部,氏聲在十六部,自唐宋至今多亂之。眡見周禮。

【漢典】

𤋇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爦
    2. 煆
    3. 炵
    4. 煔
    5. 煱
    6. 㸌
    7. 烗
    8. 㷃
    9. 焤
    10. 熨
    11. 炀
    12. 焨
同筆畫
    1. 䂼
    2. 嵱
    3. 嗇
    4. 嫟
    5. 摂
    6. 腩
    7. 蓘
    8. 頋
    9. 䣷
    10. 䆧
    11. 﨔
    12. 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