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水

部外 11

總筆畫 15

潁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3EEF

上下結構

151325111342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xdmi

pce

rrgk

部首 水 部外 11總筆劃 15

擴展B 23EEF筆順 151325111342534

𣻯 基本解釋

● 𣻯


  1. 同「颍」。
【漢典】
【巳集上】【水】 𣻯·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𣻯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𣻯·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正字通】余頃切。水名。【說文】𣻯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按《正字通》十二畫澃字註云:𣻯字之譌,而十一畫內缺𣻯字,今補入。

【漢典】
【卷十一】【水】

↳潁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𣻯」字頭,请參考「潁」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東入淮。从水頃聲。豫州浸。余頃切

《說文解字注》

(潁)顈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東入淮。各本作乾山。韵會引作耿山。晉書音義引作陽城少室陽乾山,則兼用水經、漢志改說文也。爾雅音義引字林作陽城乾山,與今說文合。潁川以水名郡,字當從水。而漢碑郡名多從禾,葢漢時相習如此寫,如女陽、女陰、舞陽、舞陰以水名縣,而不作汝潕字也。恐漢志、說文古本郡名亦當從禾耳。潁川郡陽城,二志同。今河南河南府登封縣縣東南四十里有陽城廢縣。前志陽城下曰:陽乾山,潁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過郡三,行千五百里。荆州浸。過郡三者,潁川、淮陽、沛郡也。水經曰:潁水,出㯋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東南至愼縣東南入於淮。水道提綱曰:今潁水源出登封縣北嵩山西南之少室山,東南經密縣、禹州,分爲二派。一經新鄭縣至臨潁縣,一經襄城縣,至臨潁縣,二支復合。經商水縣,合汝水。又合滎陽水,至陳州府南,分爲二派。一爲濄河,一爲沙河。濄河至江南太和縣與沙河合,又經潁上縣與淮水合,曰潁口。皆東南流也。水經曰:至愼縣入淮。愼縣故城在今潁上縣。从水頃聲。余頃切。十一部。豫州浸。職方氏曰:荆州其浸潁,湛。豫州其浸波,溠。許潁下湛下皆曰豫州浸,而溠下曰荆州浸。此非筆誤,蓋案地形互易之也。

【漢典】

𣻯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潁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灥
    2. 湬
    3. 沊
    4. 潁
    5. 泰
    6. 澃
    7. 汬
    8. 濌
    9. 沝
    10. 泶
    11. 永
    12. 浆
同筆畫
    1. 㯇
    2. 磐
    3. 㦎
    4. 懏
    5. 熩
    6. 䰹
    7. 諒
    8. 䩀
    9. 辳
    10. 璊
    11. 鴋
    12. 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