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毛

部外 8

總筆畫 12

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3B8B

上下結構

312343533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tqtn

hhhqu

mfmm

部首 毛 部外 8總筆劃 12

擴展B 23B8B筆順 312343533115

𣮋 基本解釋

● 𣮋


  1. 同「氂」。
【漢典】
【辰集下】【毛】 𣮋·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𣮋 《康熙字典》

【辰集下】【毛】 𣮋·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與氂同。

【漢典】
【卷二】【犛】

↳氂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𣮋」字頭,请參考「氂」字:)
【卷二】【犛】
《說文解字》

犛牛尾也。从犛省,从毛。里之切〖注〗《段注》:犛切里之;氂切莫交。

《說文解字注》

(氂)犛牛尾也。凡經云干旄、建旄,設旄、右秉白旄,羽旄、齒革干戚羽旄,今字或有誤作毛者,古注皆云旄牛尾也。旄牛卽犛牛。犛牛之尾名氂。以氂爲幢曰旄,因之呼氂爲旄。凡云注旄干首者是也。呼犛牛爲旄牛。凡云旄牛尾者是也。从犛省。从毛。莫交切。二部。按周禮樂師音義:氂,舊音毛。但許不言毛亦聲。而左傳晏氂,外傳作晏萊。後漢書魏郡輿人歌:岑煕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與災時茲三字韵,則是犛省亦聲,在弟一部也。

【漢典】

𣮋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氂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毥
    2. 氊
    3. 㲪
    4. 毾
    5. 毬
    6. 㲋
    7. 㲝
    8. 㲲
    9. 毶
    10. 㲏
    11. 㲟
    12. 㲘
同筆畫
    1. 博
    2. 遌
    3. 䐄
    4. 㣏
    5. 䘲
    6. 蒅
    7. 毱
    8. 硨
    9. 飪
    10. 䀯
    11. 軨
    12. 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