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欠

部外 10

總筆畫 14

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38FC

左右結構

431342522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uwlw

ttno

ualr

部首 欠 部外 10總筆劃 14

擴展B 238FC筆順 43134252213534

𣣼 基本解釋

● 𣣼


  1. 同「嗌」。
【漢典】
【辰集下】【欠】 𣣼·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𣣼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 𣣼·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與𣤬同。𠍳,古益字。

【漢典】
【卷二】【口】

↳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𣣼」字頭,请參考「嗌」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咽也。从口益聲。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伊昔切〖注〗《玉篇》𡁐,籒文嗌。又䒣,同苒。草盛貌。

《說文解字注》

(嗌)咽也。嗌者,扼也。扼要之處也。咽、嗌雙聲。漢書:昌邑王嗌痛。《爾雅》注云:江東名咽爲嗌。从口益聲。伊昔切。十六部。

(𠍳)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此象形字,與亢略同。漢百官公𠨞表曰:𠍳作朕虞。劭曰:𠍳,伯益也。師古日:𠍳,古益字也。按此假借。籒文嗌爲益。如九歌假借古文番爲播也。趙宋時古文尙書益作𠍳,此本諸漢表耳。○又按凡言項領頸亢胡者,自外言之。言嚨㗋噲呑咽嗌者,自内言之。故皆从口,自口而入也。

【漢典】

𣣼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嗌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欳
    2. 欽
    3. 歜
    4. 歄
    5. 㰤
    6. 歕
    7. 欦
    8. 歇
    9. 㰶
    10. 欪
    11. 欹
    12. 歠
同筆畫
    1. 僮
    2. 馒
    3. 賘
    4. 䣟
    5. 䎨
    6. 漗
    7. 䦚
    8. 麽
    9. 䛣
    10. 皷
    11. 摍
    12. 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