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欠

部外 9

總筆畫 13

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38E2

左右結構

32411125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wyqw

oyro

nsro

部首 欠 部外 9總筆劃 13

擴展B 238E2筆順 3241112513534

𣣢 基本解釋

● 𣣢


  1. 同「詒」。
【漢典】
【辰集下】【欠】 𣣢·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𣣢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 𣣢·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玉篇】同歋。【唐韻】弋支切,音移。笑𣣢。

【漢典】
【卷八】【欠】

↳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𣣢」字頭,请參考「歋」字:)
【卷八】【欠】
《說文解字》

人相笑相歋瘉。从欠虒聲。以支切

《說文解字注》

(歋)人相𥬇相歋瘉。後漢書王霸傳,市人皆大𥬇,舉手邪揄之。李注:說文曰:歋𢋅,手相𥬇也。歋音弋支反。𢋅音踰,或音同。按據此注,似許書本有𢋅篆。然許本無㢏,則無从欠㢏聲之字可知。方言本無正字,不妨下字作瘉。瘉之或从歈,或作𢋅,或作揄,或作𢶖。猶歋之或作擨,或作邪,或作捓,或作搋耳。此謂人相𥬇,故字从欠。李注引手相𥬇,恐是因文而誤。从欠虒聲。以支切。十六部。

【漢典】

𣣢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歋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㱎
    2. 㰾
    3. 歀
    4. 歐
    5. 欱
    6. 㰳
    7. 欤
    8. 㱋
    9. 款
    10. 欵
    11. 㱌
    12. 㱊
同筆畫
    1. 督
    2. 㝥
    3. 㚠
    4. 歀
    5. 剿
    6. 碐
    7. 甆
    8. 㮛
    9. 蜊
    10. 煕
    11. 䔇
    12. 署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