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ōng

ㄗㄨㄥ

部首 木

部外 15

總筆畫 19

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37A1

左右結構

1234335414345234354

五筆

鄭碼

stet

fpor

拼音 zōng

注音 ㄗㄨㄥ

部首 木 部外 15總筆劃 19

擴展B 237A1筆順 1234335414345234354

𣞡 基本解釋

●𣞡


  1. 同「椶」。
【漢典】
【辰集中】【木】 𣞛·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𣞛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𣞡」字頭,请參考「𣞛」字。)
【辰集中】【木】 𣞛·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字彙補】同椶。【石鼓文】其拔𣞛𣓌。

【漢典】
【卷六】【木】

↳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𣞡」字頭,请參考「椶」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栟櫚也。可作萆。从木㚇聲。子紅切

《說文解字注》

(椶)栟櫚也。互訓也。蜀都賦椶枒楔樅,四木名也。從木㚇聲。子紅切。九部。按椶與召南之緫音義略同。毛曰:緫,數也。數讀數罟之數。可作萆。艸部曰:萆,雨衣。一名衰衣。按可作萆之文,不系於栟下而系椶下者。此樹有葉無枝,其皮曰椶,可爲衰。故不系栟下也。椶本皮名,因以爲樹名,故栟閭與椶得互訓也。張揖注上林賦曰:并閭,椶也。皮可以爲索,今之椶繩也。玉篇云:椶櫚一名蒲葵。今按南方艸木狀云:蒲葵如栟櫚而柔薄,可爲簦笠,出龍川。是蒲葵與椶樹各物也。謝安之蒲葵扇,今江蘇所謂芭蕉扇也。椶葉縷析,不似蒲葵葉成片可爲笠與扇。

【漢典】

𣞡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榲
    2. 㮩
    3. 橤
    4. 㮆
    5. 極
    6. 㮞
    7. 棹
    8. 梶
    9. 柂
    10. 椵
    11. 橻
    12. 㮇
同筆畫
    1. 軂
    2. 䝥
    3. 䫞
    4. 䫟
    5. 鳔
    6. 䝦
    7. 攈
    8. 蠃
    9. 鏧
    10. 騗
    11. 瓅
    12. 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