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ǐ

ㄑㄧˇ

部首 木

部外 11

總筆畫 15

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3645

上下結構

35132511534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ynks

hid

wmhf

拼音 qǐ

注音 ㄑㄧˇ

部首 木 部外 11總筆劃 15

擴展B 23645筆順 351325115341234

𣙅 基本解釋

● 𣙅


  1. 同「𣘼」。

● 𣙅

qǐ ㄑㄧˇ


  1. 〈見於台灣人名〉
【漢典】
【辰集中】【木】 棨·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𣙅」字頭,请參考「棨」字。)
【辰集中】【木】 棨·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韻會】康禮切【集韻】遣禮切【正韻】祛禮切,𠀤音啓。【說文】傳信也。【韻會】形如戟,有旛,書之,吏執爲信。【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前漢·文帝紀註】棨者,刻木爲合符也。

又【玉篇】兵攔也。【前漢·匈奴傳】有衣之戟曰棨。【師古曰】以赤黑繒爲之。【崔豹·古今註】棨戟,殳之遺象也。前驅之器,以木爲之。後世以赤油韜之,謂之油戟,亦謂之棨戟,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驅。

【漢典】
【卷六】【木】

↳棨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𣙅」字頭,请參考「棨」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傳,信也。从木啟省聲。康礼切

《說文解字注》

(棨)傳信也。此字蒙上槧札檢檄爲次。若今之文書也。漢孝文紀。除關無用傳。張晏曰。傳、信也。若今過所也。如淳曰。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也。李奇曰。傳、棨也。師古曰。古者或用棨。或用繒帛。棨者、刻木爲合符也。按用繒帛謂之繻。終軍傳曰。關吏予軍繻是也。用木謂之棨。此云傳信也是也。傳讀張戀反。釋名曰。棨、詣也。以啓語官司所至詣也。當謂此。今本譌舛不可讀。爲正之如此。從木。啓省聲。康禮切。十五部。今字棨釋爲兵闌。

【漢典】

𣙅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棨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欐
    2. 栱
    3. 楊
    4. 檯
    5. 㮖
    6. 橃
    7. 㯢
    8. 樲
    9. 欉
    10. 槃
    11. 㯖
    12. 檹
同筆畫
    1. 鋎
    2. 羰
    3. 稴
    4. 鳸
    5. 褒
    6. 銻
    7. 漦
    8. 䃓
    9. 㢢
    10. 縂
    11. 醁
    12. 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