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方

部外 8

總筆畫 12

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3103

左右結構

4153122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yadw

ystmc

syec

部首 方 部外 8總筆劃 12

擴展B 23103筆順 415312211134

𣄃 基本解釋

● 𣄃


  1. 同「旗」。
【漢典】
【卯集下】【方】 旗·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𣄃」字頭,请參考「旗」字。)
【卯集下】【方】 旗·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奇。【說文】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釋名】熊虎爲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其下也。【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爲旗。【又】師都建旗。【註】畫熊虎者,鄕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

又【左傳·閔二年】佩衷之旗也。【註】旗,表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北曲十二星曰旗。【註】兩旗者,左旗九星,在河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所以爲旌表。

又姓。【廣韻】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

又與箕同。【荀子·富國篇】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註】旗,讀爲箕。箕翼,二十人宿名。

又【韻補】叶渠尤切。【班固·西都賦】乗輚輅,登龍舟,張鳳蓋,建華旗。○按《說文》旗从㫃其聲,訓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也。旂从㫃,斤聲,訓旗有衆鈴以令衆也。分旗,旂爲二。《正字通》云:周禮九旗所畫異物,所建異名,各有等差。雖旌旄之通稱,而制度自別,未可合爲一也。

【漢典】
【卷七】【㫃】

↳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𣄃」字頭,请參考「旗」字:)
【卷七】【㫃】
《說文解字》

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从㫃其聲。《周禮》曰:“率都建旗。”渠之切

《說文解字注》

(旗)熊旗五游,㠯象伐星,五,鄭本攷工記作六。熊旗六游,以象伐也。司常職曰:熊虎爲旗。注曰:畫熊虎者,鄉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按記不言虎者,舉熊以包虎。士卒㠯爲期。期旗曡韵。釋名曰:熊虎爲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之於下也。从㫃其聲。渠之切。一部。周禮曰:率都建旗。司常職文。今周禮率作師,師者帥之誤。樂師注曰:故書帥爲率。然則許作率都者故書,鄭作帥都者今書也。聘禮注曰:古文帥皆作率。毛詩率時農夫,韓詩作帥,見文𨕖注。大司馬職:仲秋敎治兵,軍吏載旗。

【漢典】

𣄃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旅
    2. 旃
    3. 斻
    4. 旀
    5. 旔
    6. 旈
    7. 斺
    8. 㫌
    9. 旄
    10. 旕
    11. 方
    12. 㫇
同筆畫
    1. 湊
    2. 粨
    3. 㻚
    4. 鈋
    5. 䦐
    6. 㣬
    7. 猢
    8. 㓸
    9. 戞
    10. 㜁
    11. 䛍
    12. 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