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手

部外 14

總筆畫 17

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DCF

左右結構

121322243143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rwoy

qoto

dnku

部首 手 部外 14總筆劃 17

擴展B 22DCF筆順 12132224314311134

𢷏 基本解釋

● 𢷏


  1. 同「扑」。

● 𢷏


  1. 喃字。同「𦄾」。
【漢典】
【卯集中】【手】 𢷏·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𢷏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𢷏·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唐韻】蒲角切【集韻】【正韻】弼角切,𠀤音雹。同撲。詳撲字註。【揚子·太𤣥經】不庳其體𢷏。【註】擊也。

又【集韻】普木切,音扑。【揚子·方言】盡也。南楚,凡物盡生者曰𢷏生。【郭璞註】今種物皆生,云𢷏地生也。【又】聚也。楚謂之𢷏。或謂之翕。

【漢典】
【卷十二】【手】

↳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𢷏」字頭,请參考「撲」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挨也。从手菐聲。蒲角切

《說文解字注》

(撲)挨也。撲與扑、㯷,義皆別,今人溷之。廣韵一屋云:拂箸。今義也。从手菐聲。蒲角切。廣韵普木切。一部。

【漢典】

𢷏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拍
    2. 掖
    3. 搟
    4. 㨺
    5. 排
    6. 㨃
    7. 擯
    8. 攅
    9. 抳
    10. 拠
    11. 㧗
    12. 撫
同筆畫
    1. 䉃
    2. 斂
    3. 篿
    4. 㯰
    5. 㯞
    6. 鵂
    7. 镥
    8. 篵
    9. 鄽
    10. 䙚
    11. 䕕
    12. 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