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手

部外 8

總筆畫 11

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B95

左右結構

1214154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rycs

qyid

dszf

部首 手 部外 8總筆劃 11

擴展B 22B95筆順 12141541234

𢮕 基本解釋

● 𢮕


  1. 同「揲」。
【漢典】
【卯集中】【手】 𢮕·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𢮕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𢮕·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俗揲字。

【漢典】
【卷十二】【手】

↳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𢮕」字頭,请參考「揲」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閱持也。从手枼聲。今折切

《說文解字注》

(揲)閱持也。閱者、具數也。更迭數之也。匹下曰。四丈也。从八匚。八揲一匹。按八揲一匹、則五五數之也。五五者、由一五二五數之至於八五、則四丈矣。𣪠辭傳曰。揲之以四。以象四時。謂四四數之也。四四者、由一四二四數之至若干四、則得其餘矣。凡傳云三三、兩兩、十十、五五者皆放此。閱持者旣得其數而持之。故其字从手。从手。枼聲。食折切。十五部。按枼聲或在八部。或在十五部。由古此二部相合。同一世聲、而彼此皆用之。

【漢典】

𢮕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攖
    2. 摿
    3. 拹
    4. 抈
    5. 挗
    6. 揖
    7. 扭
    8. 扴
    9. 㨪
    10. 攅
    11. 揃
    12. 挳
同筆畫
    1. 䀩
    2. 㻌
    3. 㑱
    4. 绮
    5. 婠
    6. 鄉
    7. 㭯
    8. 章
    9. 脰
    10. 敍
    11. 桲
    12. 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