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戈

部外 10

總筆畫 14

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9EF

上包圍結構

13122214544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dgkt

itjp

hmaw

部首 戈 部外 10總筆劃 14

擴展B 229EF筆順 13122214544534

𢧯 基本解釋

● 𢧯


  1. 同「戚」。
【漢典】
【卯集中】【戈】 戚·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𢧯」字頭,请參考「戚」字。)
【卯集中】【戈】 戚·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廣韻】【集韻】【韻會】𠀤倉歷切,音磩。【正字通】戉類。【六書精薀】戉之白者,爲之錫劑,以文之不專用武也。【司馬法】殷執白戚。【詩·大雅】干戈戚揚。【註】戚,斧也。【釋名】戚,慼也。斧以斬斷,見者慼懼也。

又親也。【詩·大雅】戚戚兄弟。【傳】戚戚,內相親也。正義曰:戚戚,猶親親也。

又哀也。【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註】哀戚也。

又憂也。【論語】小人長戚戚。【註】戚戚,憂貌。

又惱也。【書·金滕】未可以戚我先王。【蔡註】戚,憂惱之意。

又憤也。【禮·檀弓】慍斯戚。【註】戚,憤恚也。

又醜疾人曰戚施。【詩·邶風】得此戚施。【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不能仰者也。

又【小爾雅】戚,近也。

又地名。【春秋·文元年】公孫敖會晉侯于戚。【註】戚,衞邑。

又姓。漢有臨轅侯戚緦。

又【集韻】【韻會】𠀤趨玉切。同促。【周禮·冬官考工記】不微至,無以爲戚速也。

又【集韻】【韻會】𠀤昨木切,音族。縣名。在東海。

又【韻補】叶子六切,音蹙。【詩·小雅】歲聿云暮,采蕭穫菽。心之憂矣,自貽伊戚。

 

【漢典】
【卷十二】【戉】

↳戚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𢧯」字頭,请參考「戚」字:)
【卷十二】【戉】
《說文解字》

戉也。从戉尗聲。倉歴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戚)戉也。大雅曰:干戈戚揚。傳云:戚,斧也。揚,鉞也。依毛傳,戚小於戉,揚乃得戉名。左傳:戚鉞秬鬯,文公受之。戚、鉞亦分二物,許則渾言之耳。戚之引伸之義爲促迫,而古書用戚者,俗多改爲蹙。試思親戚亦取切近爲言,非有異義也。大雅:戚戚兄弟。傳曰:戚戚,內相親也。小雅:戚戚靡所逞。箋云:戚戚,縮小之貌。其義本相通,而淺人於節南山必易其形與音矣。戚訓促迫,故又引申訓憂。小明:自詒伊戚。傳曰:戚,憂也。度古衹有戚,後乃別製慽字。从戉尗聲。倉歴切。古音在三部。

【漢典】

𢧯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戚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戠
    2. 戔
    3. 㦻
    4. 戴
    5. 戬
    6. 戮
    7. 戤
    8. 戊
    9. 㦽
    10. 戋
    11. 戍
    12. 㦱
同筆畫
    1. 䐞
    2. 馒
    3. 毓
    4. 墆
    5. 馻
    6. 漢
    7. 認
    8. 銧
    9. 㥯
    10. 匱
    11. 蓭
    12. 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