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戈

部外 3

總筆畫 7

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999

右上包圍結構

1554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axi

ivi

hmzz

部首 戈 部外 3總筆劃 7

擴展B 22999筆順 1554534

𢦙 基本解釋

● 𢦙


  1. 同「或」。
【漢典】
【卯集中】【戈】 或·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𢦙」字頭,请參考「或」字。)
【卯集中】【戈】 或·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古文〕𢈿【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𠀤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漢典】
【卷十二】【戈】

↳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𢦙」字頭,请參考「或」字:)
【卷十二】【戈】
《說文解字》

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于逼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胡國切。以爲疑或不定之意。臣鉉等曰:今無復或音。

《說文解字注》

(或)邦也。邑部曰:邦者,國也。葢或國在周時爲古今字。古文衹有或字。旣乃復製國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謂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而封建日廣。以爲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盡之。乃又加囗而爲國。又加心爲惑。以爲疑惑當別於或。此孶乳寖多之理也。旣有國字。則國訓邦,而或但訓有。漢人多以有釋或。毛公之傳詩商頌也。曰域,有也。傳大雅也。曰囿,所以域養禽獸也。域卽或。攷工記梓人注。或,有也。小雅天保箋,鄭論語注皆云。或之言有也。高誘注淮南屢言或,有也。毛詩九有,韓詩作九域。緯書作九囿。葢有,古音如以。或,古音同域。相爲平入。从口,羽非切。戈,㠯守其一。从三字會意。于逼切。廣韵分域切雨逼,或切胡國。非也。一部。一,地也。解从一之意。

(域)或或从土。旣从口从一矣。又从土。是爲後起之俗字。

【漢典】

𢦙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战
    2. 戝
    3. 戣
    4. 戓
    5. 戠
    6. 戛
    7. 㦹
    8. 㦽
    9. 戎
    10. 㡬
    11. 㦳
    12. 戮
同筆畫
    1. 忬
    2. 运
    3. 妨
    4. 罕
    5. 杄
    6. 囮
    7. 䌸
    8. 怅
    9. 沧
    10. 系
    11. 词
    12. 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